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之后,又发生了核泄漏事故以及由此引发的多重次生灾害。历时百日的“复合灾害”已造成包括失踪者在内约超过23000人死亡,在宫城、岩手、福岛三个重灾区,仍有9万多灾民无家可归。
救灾工作进行不力,政府危机意识淡薄,日本首相菅直人在灾民的抱怨与批评、党内外的质疑与挑战中,正努力应对属于自己的“复合灾害”。
菅直人被批无能 民众抱怨救灾不力
“3.11”大地震前,菅直人已经陷入政治危机。国民对民主党政府的支持率跌破20%,菅直人还被曝出收受旅日韩国人的政治资金的丑闻。地震发生时,日本首相菅直人正在国会参议院为预算问题与在野党舌战。预算问题本来很有可能成为压倒菅直人政权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当时来看,自然界的大地震,消除了日本政坛可能爆发的“地震”,菅直人政权“死里逃生”。但日本政坛的态势的确已因地震而变。
震后不久,日本朝野政党立即表明了以救人、救灾为第一要务的合作姿态。许多分析人士指出,这场大地震对管直人而言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但后来的形势发展证明,菅直人并未把握住此次机遇。
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称,菅直人的领导能力受到大地震的考验,但没有表现出出色的危机管理能力。
目前,灾民临时安置房建成数不足一半,由于部分配套生活设施未能落实,已建成安置房的入住率仅为40%。在灾区瓦砾废墟的清除方面,进展也不顺利。目前灾区仍堆了2500万吨瓦砾残骸,要完全清理,可能需要10年时间,花费数千亿美元。
对灾后重建最具标志性意义的“重建基本法案”,6月10日才在众议院获得通过,参议院通过还需时日。日本的灾后重建进展缓慢可见一斑。此外,日本红十字会募集的数千亿日元捐款,现在送到灾民手中的还不到20%。
《华尔街日报》曾报道说:“菅直人在震后第一天发表对国民讲话,第二天视察灾区,表现出迅速应对的姿态,但此后不见踪影。他除了要求国民‘保持冷静’以外,没有表现出凝聚国民力量的领导能力。”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时,前纽约市市长朱利安尼每天都到倒塌的纽约世贸大厦清理现场进行指挥,表现出卓越的领导能力,但日本恰恰缺少这样的领导人。
分析人士认为,日本政府在核泄漏事件发生之后,没有第一时间果断采取决绝的行动,甚至还存在侥幸心理,企图将东京电力公司的损失降到最低,并一度拒绝来自美国等国家的核技术支援。这是菅直人最大的误判。
日本《朝日新闻》指出:“政府的危机应对缺乏一贯性。”日本政府当初把核电站地区核辐射警戒范围定为3公里以内,随后陆续扩大为10公里、20公里、30公里,不断制造混乱。
菅直人还因未与防卫省进行周密沟通就在短时间内接连翻倍自卫队参与救灾人数,被军方人士批评“这种朝令夕改的情况暴露出不懂得如何指挥自卫队”。
NHK电视台日前对岩手、宫城、福岛3县489名仍在避难所等地生活的灾民进行了民意调查,其中77%的人对政府的灾后重建工作不满,认为复兴重建工作“进展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