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巴西、日本、印度和德国“四国联盟”在联合国总部发表声明,要求安理会改革在今年9月本届联大闭幕前取得“具体成果”,这被认为是四国发出的最明确要求,即本届联大必须将四国一并接纳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行列。
自1993年第48届联大成立安理会改革专门工作组,1997年3月拉扎利小组的第一份安理会改革一揽子方案出台以来,安理会改革和“五常”扩容的雷声便隆隆不断,在前任安理会秘书长安南时代,甚至一度被认为到了“临门一脚”阶段,仿佛再加把劲就可一蹴而就。
此番“四国联盟”之所以再度“添柴加火”,是因为长期以来,联合国机构臃肿、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的表现,早已引起各会员国的普遍不满,且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本体现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安理会席位分配,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联合国必须改革”已成为各国的共识;本届秘书长潘基文上任以来,将改革的手术刀指向联合国机构内部,已进行了几轮机构整合、调整,联合国改革逐渐从此前的“务虚”步入“务实”阶段;不仅如此,近年来日本、印度、德国等国频繁进行外交游说,美国、俄罗斯等“五常”国家,以及不少第三世界国家,都曾先后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表达过对安理会“五常”扩容的原则支持,以及对某些具体国家“入常”的理解。这些背景和现象,让巴西、日本、印度和德国这四个国家产生了“再努力一下就行”的感觉,并选择了这种比较醒目的方式。
在这四个国家中,德国和日本都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试图“入常”的经济大国,印度曾经是不结盟国家盟友,如今又是“金砖四国”之一和未来的第一人口大国,“入常”欲望日趋强烈;巴西近年来经济增长势头很快,且是本轮金融危机中受冲击最小的主要经济体之一,希望获得与“新强国”身份相称的国际地位,可谓顺理成章。
四国知道,这四个国家各有长短,单独放出来供人筛选,未必能顺利过关,利用在它们看来千载难逢的良好国际氛围,将四国“打包”塞进联合国,可以聚拢四国各自的支持者力量,形成将四国一起推入常任理事国行列的合力,增大“入常”系数;不仅如此,觊觎常任理事国席位的不仅仅是这五国,尼日利亚、南非、土耳其甚至伊朗也有此意,阿拉伯国家和非洲,都对自己至今缺乏在常任理事国中的代表耿耿于怀,而常任理事国的扩容名额不会太多,否则联合国本来就不高的效率更将每况愈下,“打包”敲门,在很大程度上也带有“占座排他”的想法。
但“打包入常”在一定程度上仍是四国的一厢情愿。
和安南不同,潘基文虽主张联合国改革,但对“增常”兴趣不大,他原本就来自所谓“团结谋共识集团”(韩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等),这个集团主张改革安理会,但不主张增加常任理事国,虽然作为联合国秘书长,他本人避免直接表态,但事实上自他上任后,是否增常的讨论便归于沉寂。
虽然“五常”中一些国家在不同时间,曾给四国中某些国家以“支持入常”的定心丸,但多数停留在口头上,且表态含糊,而实际上却动作谨慎。最具代表性的美国,一方面主张给联合国机构“消肿”,另一方面反对随便“增常”尤其反对增加否决权,私下表态“原则上支持”并不难,但一旦拿到台面上讨论,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
不仅如此,前述的“团结谋共识集团”一向对“四国集团”的做法十分抵触、反感,而非洲、阿拉伯国家对这种“占座排他”的行为也不可能接受,因为这意味着自己的代表“入常”几率大减,这两系国家在联大中占据相当多席位,届时将形成很大的阻力。
从技术上讲,“打包入常”也是柄双刃剑,好处在于可以集合各家的长处和支持力,不利之处则在于,因为是“打包”,一些国家很可能因不愿四国中某一国“入常”,而对四国一并杯葛。
距离本届联大结束不过大半年时间,各国争取“入常”的雷声想必会接连响个不停,但这种变相的“敲门声”能否唤来“入常”之甘霖,恐怕就很难说了。
(作者:中国日报网特约评论员 陶短房 编辑:小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