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亚太|北美·欧洲|中东·中亚|非洲·拉美|中外关系|国际组织|时政专题|
  精彩推荐 威廉王子订婚戒指为戴妃遗物|日本大学生就业“最寒冬” 理科、女生最愁人|多动症儿童长大后易产生自杀倾向|
时政>国际组织>其它
里斯本峰会北约角色难定义
2010-11-19 08:42:39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领导人将于19日至20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峰会。会议期间,北约领导人将通过新“战略概念”,调整阿富汗战局并与出席系列会议的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商谈合作事宜。然而,除了确定集体防卫原则不变,上述议题的设置充满模糊和不确定性,折射出北约角色定位的深层危机。

模糊的新战略

今年北约领导人峰会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新“战略概念”,指导该组织未来10年的战略部署。然而,除了承诺坚守集体防卫原则不变,北约新战略涉及如何定义未来所面临挑战、何时回应以及如何回应等问题时语焉不详。

距北约上一次制定战略计划已经过去10年,其间无论北约还是世界都发生了太多变化。如今,北约几乎不大可能遭到传统军事攻击,这已经成为该组织起草新战略的默认“基调”。未来10年,北约面临的威胁大多为非传统性,例如来自恐怖主义、针对全球供给链条和自网络发起的针对大型基础设施的攻击。问题在于,北约难以界定上述威胁何时变为现实、何时需要启动集体防卫原则。北约秘书长安诺斯·福格·拉斯穆森对有关争论不屑一顾,认为新战略有“建设性”模糊尚在情理之中。北约新战略的其他支持者则认为,对此应该见招拆招,事情发生时自然有答案。然而,即使这样的解释也让人难以信服。如果大型网络攻击确实发生,北约或许根本无法确定谁是敌人。

尽管如此,北约新战略仍然重申在欧洲部署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决心。以鹰派立场著称的拉斯穆森认为,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能打消公众疑虑,证明北约有能力应对新挑战。鉴于不少成员国大幅削减国防预算,拉斯穆森强调“奥巴马版本”导弹防御系统的廉价优势,称该计划造价低廉、10年花费不会超过3000亿美元。美国前总统乔治·W·布什力主在波兰和捷克境内部署导弹拦截器和监控雷达,北约和俄罗斯关系因此持续紧张,北约内部也陷入分歧。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去年9月调整欧洲导弹防御系统策略,放弃原方案,改为部署分阶段、更具针对性、操作性和效率的反导系统。调整后的导弹防御系统不仅造价低廉,还因为放弃在东欧设防缓和了北约与俄罗斯关系。

核威慑的分歧

虽然明确将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今年峰会对有关北约核威慑力的争论可能避而不谈,继续沿用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就此提出的五项原则。

关于北约核威慑力的分歧在于,欧洲导弹防御系统究竟是北约现有核威慑的补充还是替代?以德国为代表的一些北约成员国持反核立场,认为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能够取代现有核威慑能力,北约应该加快削减核武器。德国去年10月选举以来,持反核立场的德国自由民主党加入执政联盟,该党领导人吉多·韦斯特韦勒出任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以来,多次主张清除德国境内所有核武器。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约已经削减了部署在其境内85%的战术核武器。北约成员国境内目前仍部署了由飞机投放的200多枚核弹头,主要分布在德国、荷兰、比利时和土耳其境内。主张加强核威慑力的分析人士认为,有必要保持一定数量核武器,即使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也不能取代、只是加强北约现有的核威慑力。智库欧洲改革中心分析人士乔治·罗伯逊、富兰克林·米勒和科里·舍克今年早些时候撰文批评德国,指责其反核立场打开了“潘多拉之盒”。罗伯逊是北约前秘书长,军事政策专家舍克曾任职于美国布什政府。他们认为,德国的反核主张打破北约原有共识,强迫北约其他成员国就该问题重新表态。

北约与俄罗斯关系是左右争论的主要因素。上述分析人士称,当北约大幅削减战术核武器库存之时,俄罗斯仍然保存了相当实力的核武器。他们援引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数据指出,俄罗斯战术核武器库存不下5400件,其中2000多件核武器部署待命,能够以多种方式发起进攻。

因为有关分歧不小,今年早些时候出席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举行的北约外交部长会议时,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提出北约处理有关争议的默认原则。这五项原则为:北约保持核联盟地位,北约成员国因此分担风险和责任,北约致力于削减核武器数量及其作用,作为核联盟北约应寻求在其境内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北约应该就未来与俄罗斯展开军控对话起草计划。

与俄罗斯合作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到访里斯本将成为今年北约峰会系列会议的亮点。作为一个诞生于冷战时代的军事组织,北约与俄罗斯共商合作之计,将推动双方关系实现突破性发展,同时折射出时局变化后北约转型的良苦用心。

尽管梅德韦杰夫此访无望就导弹防御系统实现双方合作,北约与俄罗斯在其他多个领域存在共同利益,例如防止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防止亚欧地区出现武装冲突、打击恐怖主义,打击海盗和非法毒品交易等等。北约与俄罗斯改善关系因此是个双赢结局。访问期间,梅德韦杰夫将与北约签署协议,同意就阿富汗战争予以后者支援。根据双方此前多轮谈判结果,俄罗斯将允许北约装甲车辆借道俄罗斯进入阿富汗,并向阿富汗政府提供直升机。与北约加强合作符合俄罗斯利益。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学者伊戈尔·尤尔根斯和奥克萨娜·安东年科认为,与北约合作有利于俄罗斯与西方“技术共享”,推进其武装部队现代化进程。此外,得益于双方关系改善,俄罗斯还能够在遭遇紧急状况第一时间获得更多资源支持。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北约在与俄罗斯的谈判中妥协不少,双方关系改善对北约其实弊大于利。美国《新闻周刊》报道不看好北约与俄罗斯关系发展前景,认为双方合作违背了一些成员国最初加入北约的初衷。为获得俄罗斯对阿富汗战事的支持,北约同意,向原来苏联境内任何地区部署超过3000人的作战旅以及在东欧部署战斗机将设定数目限制。此外,对于西方国家在中欧、巴尔干地区和波罗的海地区的任何额外驻军,俄罗斯有权予以否定。《新闻周刊》说:“如果这削弱了北约为其最脆弱成员国提供防卫的能力,他们会问,当北约成员意义何在?”

棘手的阿富汗

如何评估阿富汗局势并部署下一阶段战事安排,是今年北约领导人峰会的另一主要议题。今年以来,北约领导的驻阿部队伤亡继续呈上升趋势,已经有900人死亡,达到2001年美国入侵阿富汗以来一年内最多死亡人数。正如《经济学家》周刊报道所说:“如今再没人谈胜利。”已经拖了9年的阿富汗战争成为北约军事联盟面临的最严峻挑战。

因为人员短缺和装备不足,北约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备受掣肘。一方面,美国、英国、加拿大和丹麦等北约国家驻阿富汗部队伤亡严重。另一方面,其他北约成员国对增兵阿富汗仍然心存顾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约内部人士告诉《经济学家》,部分北约成员国不愿派兵增援阿富汗,并非因为他们“怯懦”,而是“因为他们没有用于战斗的合适装备”。上述评论如实反映了北约总体战斗能力减弱的现实。近年来,北约多个成员国迫于经济压力纷纷缩减国防开支,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北约“大国”也在其中。

随着奥巴马任职以来加大对阿富汗派兵,这场战争正在变得越来越“美国化”。目前驻扎在阿富汗的外国部队有超过三分之二是美国驻军。为完成美国派给的增派1万兵力的“任务”,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四处“征兵”,在与成员国的几乎所有双边会晤中都力图劝说对方派兵阿富汗。另一方面,北约是否应该并能够在境外执行如阿富汗战争这样的任务成为争论焦点。反对方认为,北约毕竟是一个区域性而非全球性军事组织。但支持者却强调,北约面临的威胁可能来自世界任何角落。

阿富汗战争进一步反映出北约面临的“身份危机”。曾经任职布什政府国防部负责政策的副部长埃里克·埃德尔曼认为,阿富汗战争显示出北约的局限性。他主张美国与印度、巴西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发展更为密切的战略伙伴关系。与美国传统的欧洲北约盟国相比,这些国家更愿意有所作为,也更能够反映美国当前面临的安全挑战。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也认为,尽管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巩固了北约的军事联盟,但由北约部队主导这次行动是个错误。评论员弗雷德·卡普兰在网络版杂志《纪事》撰文指出,将不愿意参与战事的北约成员国拖至阿富汗战场于任何一方无益。

(来源:新华网 编辑:陈璐)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湿身女星:到底谁最诱人?
湿身后她们谁最诱人:风情万种的范冰冰、爱暴露的林志玲、纯熟性感的巩俐…… >> 详细

论坛
德国烟花场所的特色房
你以为现在的情色场所,还是按“性服务者”的等级收费?那你可就太OUT了!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