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亚太|北美·欧洲|中东·中亚|非洲·拉美|中外关系|国际组织|时政专题|
  精彩推荐 日本艺术家建造“拉链船”|丹麦发明家自制载人火箭 月底试射|DNA显示希特勒或为犹太人后裔|
解读:菲律宾港客遭劫血案背后的深层原因
2010-08-25 17:33:23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8月23日,乘坐一辆观光大客车的21名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遭劫持。警方与劫匪对峙近12个小时后,菲律宾警方强行攻入汽车,结果致使此次事件以包括劫匪在内的10人死亡而告终。缘何本来可以和平解决的劫持事件却演变成如此惨案?曾是菲律宾十大杰出警察的劫匪为何会孤注一掷、铤而走险?游客到东南亚旅游如何才能保证人身安全?    

    劫匪门多萨:从“十佳警察”到“冷血杀手”

    29年的警界人生,门多萨可谓履历彪炳。他曾在1986年当选菲律宾国际青年商会十大杰出警察,外加17项来自菲律宾国家警局授予的荣誉奖章。门多萨不愧为一名优秀的警察,但当他扣动M16自动步枪的扳机时,他过往的荣耀已经被罪恶掩盖……惨案过后,不禁想问究竟是怎么样的遭遇让曾经的“十佳警察”变成今日横尸街头的“冷血杀手”?[详细]

解读:菲律宾港客遭劫血案背后的深层原因

解读:菲律宾港客遭劫血案背后的深层原因

解读:菲律宾港客遭劫血案背后的深层原因

解读:菲律宾港客遭劫血案背后的深层原因

 

    全球点评:劫持事件缘何恶化?

    菲律宾绑架案高发原因

经济艰难、高失业率致绑架案件上升——菲律宾一家风险顾问公司近日发布的报告称“绑架勒索是吸引匪徒的赚钱方法,因为大多数受害者都仍然选择满足赎金要求。由于失业率高和地方性贫穷,这种赚快钱的方法非常吸引失学青年加入有组织犯罪集团”。

治安较差、甚至被称“亚洲绑架之都”——菲律宾社会治安较差,枪毒泛滥,偷骗抢案、警察恶意栽赃及有组织绑架勒赎案,时有所闻。首都马尼拉,甚至被称为“亚洲绑架之都”,外国人士最常成为被抢劫与绑架的对象。

政局动荡、逢大选之年暴力事件频发——菲律宾每逢大选之年暴力事件频发,尤其在该国南部,叛军、极端主义分子以及政治派别间冲突不断。

菲警方营救人质行动为何失败酿成血案

香港警队前飞虎队队员从专业角度评价菲警方的临场表示,他认为菲警方在事件中漏洞百出,一错再错,必须为这一惨剧负一定责任。

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学系反恐问题研究专家梅建明副教授表示,菲律宾警方在行动中业余、拖沓的表现,导致了营救行动完全失败。菲警方最大的错误就是让劫持者门多萨的亲属前来与他谈判。

失误1 官方激怒劫持者——23日下午6时,门多萨接到了菲律宾反腐部门拒绝他复职要求的信件。专家认为,此时菲官方不应该直接拒绝门多萨的要求,应该尽量拖延时间,为接下来的行动创造机会。

失误2 未做好营救预案——菲律宾警方在突击前没有做好仿真演练。专家认为,这表现出菲律宾警方特种部队平时训练的不充分,在劫持人质事件发生后缺乏必要的准备,在心理上、战术上都不充分。

失误3 装备落后且简单——专家认为,除了战斗素养的缺失,装备落后也是这起事件以失败告终的重要原因。

失误4 突击未兵分多路——营救行动没有进行多路突击。菲律宾警方在行动时只分为两路人马,突击“砸窗”。

失误5 枪响后贻误战机——突击行动没有在第一时间展开。第一声枪声响起后,警方10分钟内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营救行动。

失误6 未用催泪弹开路——在突击前,一定要投掷震爆弹、烟幕弹、催泪弹等失能武器,让劫持者暂时失去抵抗能力,给警方突击的安全性提供保障,但菲律宾警方采取的却是强行突入。

失误7 狙击手屡失良机——专家认为,此类行动中,狙击手的作用非常大。但菲劫持事件发生后,电视直播中,劫持者数次露面,没有掩护,但警方狙击手全部错过。

失误8 未查司机假情报——劫持事件中,大巴司机逃出车外时,告诉警方:劫持者已将所有人质全部杀害。可事实并非如此,是司机向警方提供了不实情报,也是导致警方冒进强攻的一个原因。

媒体质疑菲律宾警方处理手法

香港《文汇报》25日刊出评论《挟持人质惨案 菲警处理拙劣》说,菲警延误拯救行动,没有把人质安全放在首位。

《澳门日报》刊出评论《菲警营救手法备受质疑》,文章说,从现场处理手法看,警方的营救突击行动毫无章法,落后笨拙,毫无素质可言。枪手枪杀人质后,警方却在人质安全毫无保障的情况下,仓猝发起强攻。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说,这次马尼拉发生的撤职警察劫持旅游巴士案,可以说也充分暴露了菲律宾警方的配备落伍和解救人质行动的不专业。这样的弱点,通过电视直播,在世人眼前真是无所遁形。

台湾《联合报》评论说, 菲警于处理本案之谈判与攻坚等作为,均有不少缺失,包括人质危机处理之机制设计与分工统合(如功能分组、指挥管制等)、人质危机谈判之技巧与配套措施(如聆听、同理心、情资汇整、机关协调等)、反劫持攻坚行动之训练与设备(如狙击手及通讯、破门等设备)等机制建构、能力整备与临场表现,皆有待检讨与改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鱼坚强 畸形独眼鲤
有条奇特的鲤鱼,从右侧看它一切正常,但从左侧看,这条鲤鱼居然没有眼睛,头部仅一个鼻孔。 >> 详细

论坛
航拍美国住宅
不仅有城镇远景、房屋街道近景图片,还有住宅参考价格!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