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美国基督教联盟创始人帕特·罗伯逊日前在一档基督教广播节目中说,加勒比海岛国海地之所以遭受里氏7.3级的强烈地震,是因为受到了魔鬼的诅咒。此言一出,立即引来外界一片谴责声。地震后几乎陷入绝望状态的海地无力应付这场灾难到底是因为“被诅咒”还是自身的历史和文化原因造成的?
为更加全面地认识海地这一有着辉煌历史,如今却“沦”为西半球最贫穷国家的神秘国度,美国《新闻周刊》1月16日采访了熟悉海地事务的美国世界政策研究所执行主任米歇尔·武克,他写有《为何雄鸡在搏斗:海地,多米尼加,为伊斯帕尼奥拉岛而战》一书。米歇尔·武克解读了有关海地的七大疑问。
疑问一:海地与多米尼加同处伊斯帕尼奥拉岛,拥有基本相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为何相比邻国,海地如此贫困?
海地是哥伦布于15世纪开辟的首批美洲殖民地之一。1697年,法国和西班牙将海地所处的伊斯帕尼奥拉岛分割为法属西部(现在的海地)和西属东部(现在的多米尼加共和国)。海地对法国来说,是比加拿大还重要的殖民地。为摆脱殖民统治,海地人抗争了相当长的时间,并最终于1804年独立,成为拉美地区的第一个独立国家(编者注:但后来该国又被美国控制),也是地球上唯一一个通过黑奴革命建立起来的黑人国家。
然而,为争取独立,海地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海地人被要求向包括法国、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支付金额巨大的所谓“补偿金”,而这笔钱几乎耗光了这个新兴国家的所有“家底”。
另外,相比于邻国多米尼加,海地被殖民占领的时间要长许多。美国人直到1934年才撤出海地结束占领,而此时,海地自己的政府管理体系几乎没有建立。曾有政治评论家无奈地表示,如果海地没有脱离宗主国的统治,或许它的人民还能吃上一顿饱饭。
疑问二:从1957年到1986年对海地实施独裁高压统治的杜瓦利埃家族给海地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在多大程度造成了海地现在的状况?
杜瓦利埃的高压统治导致海地经济每况愈下,大量有才华的有识之士纷纷离开海地,整个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惶惶,国内民众根本无力建设这个国家。与此同时,因为海地的政治和投资环境都十分不稳定,从而导致进入海地的国际投资相当有限。
疑问三:在过去的长时间里,海地当局作出规定,不允许外国人拥有海地土地和工业资产的所有权。那么在如今的情况下,海地能够重新打开国门,接受国际投资,并向外国投资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一切吗?
海地人非常希望自己能掌握国家的命运。在2004年,阿里斯蒂德政权被推翻后,海地国内对于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一直踌躇不定,心存疑虑。一部分人希望通过吸纳外国投资来振兴经济,但许多人却担心这样一来海地的经济主权会落在美国人手里。而在这犹犹豫豫之间,海地的经济没有得到发展,同时国内政治环境也日渐动荡,这就是投资者最不愿面对的状况。
疑问四:来自联合国的粮食援助缓解了海地最贫困人口的饥饿问题,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海地的农民失业。海地如何才能建立有效的农业体系?
联合国和美国以直接提供粮食的方式向海地实施援助,而这种方式实际上并不利于正在发展的海地,尤其是对它的农业造成很大冲击。如果海地想要真正的独立,靠本国的力量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那么它就需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开始重建自己的农业体系,而不再一味地伸手依赖进口食品。
疑问五:过度砍伐树木和水土流失对海地造成怎样的影响?
为获取木炭来生火取暖做饭,海地人大规模砍伐城市周围的森林。由于过度砍伐树木,海地已经逐渐变成了一个“不毛之地”,当雨季来临时,山体滑坡现象频频发生,而泥石流几乎可以掩埋当地城市。
疑问六:可以说,面对地震和飓风,海地是一个脆弱的国家,为防止下次自然灾害再造成如此大的灾难,建立有效的灾难应急机制,在最短的时间内展开重建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如何能达到这一目标?
事实上,有许多居住在海外的海地人都希望回到海地国内帮助重建,更重要的是,他们也确实可以在重建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许多居住在海地的国际组织工作人员也愿意投入到重建海地的工作中来。其实这些资源都可以很好地利用起来,这比雇用价格高昂、又不熟悉海地国情的外国劳动力来参与重建实惠有效得多。
疑问七:海地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并不为人所知,这是否是影响甚至是制约它与其它国家展开对外交往的原因?
海地人对自己的文化非常骄傲,他们也确实有资格如此。海地有着许多令世人惊叹的文化遗产,它的音乐十分令人陶醉,语言也很是生动并富有创造性,国民也相当的吃苦耐劳。
另外,海地是拉美地区的第一个独立国家,也是唯一一个通过废除黑奴制度建立起来的黑人国家,所以这个国家有着不屈的精神。
不过,这些东西太容易被外界遗忘了,如果你有心花时间关注海地,就一定会渐渐喜欢上这个国家。
(来源:中国日报网 方颖 编辑:刘纯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