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八国集团对话会上将有何作为?
[ 2008-07-08 07:21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从7月7日起,胡锦涛主席将出席在日本北海道洞爷湖举行的八国集团与有关国家的对话会。对话会始于2000年,2003年因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五国参与而上新台阶。经过近几年发展,对话会已日渐机制化。出席此次对话会的不仅有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五国,还有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加纳、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南非、坦桑尼亚等七个非洲国家元首和非盟主席。由于日本还邀请了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印尼等国领导人参加,会议名称就从过去的“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变为“与有关国家对话会”。

此次对话会堪称非常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热度不减,国际粮价居高不下,石油期货价格在“热钱”炒作之下连创新高,诸多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严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伊朗核问题难见缓解,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反恐形势再度趋紧。如此众多的全球性问题和地区热点难点问题同时迸发,世界多重矛盾交织激荡,致使国际形势日显复杂严峻,急需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加以应对。对话会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对话会由八国集团所主导,是其扩大国际代表性、谋求转型和重新定位的一个重要探索,根本目的仍在于提高其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的能力,防止其世界主导地位下降。然而,近年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上升,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不断增多,八国集团对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和借重也日益扩大,对话会的平等性已明显提高。

目前,对话会作为一个重要国际平台,有助于世界主要大国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加强和扩大沟通、交流、合作,有助于国际社会共同探讨应对全球性问题和地区热点难点问题,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然而,对话会的“主办国烙印”一直比较明显。如2003年埃维昂对话会体现了法国的多极世界思想,2004年美国海岛对话会开成了反恐会,2007年德国将气候变化列为对话会主要议题。此次对话会的“日本特色”也很突出,集中体现了日本的两大意图:一是为“争常”开路;二是争取国际环境秩序主导权。日本已经举行了八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共同参加的相关会议,为峰会和对话会预热做准备。

中国自2003年首次参与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对话会以来,一直在其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有关八国集团是否吸收中国加入的热议一直不断。这既是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的客观反映,也是八国集团对华倚重增加的表现。

对于中国来说,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的对话会已经成为其宣示国际主张、履行相应国际责任、展示国际形象的重要平台。2006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胡锦涛主席首次提出了中国的“新能源观”;2007年在德国海利根达姆,胡主席又全面阐述了中国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主张、政策和实践。

此次出席对话会,胡锦涛主席将围绕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国际金融体系稳定、全球气候变暖和节能减排、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国际防灾救灾合作、非洲发展等全球性问题,充分表达中国的理念、主张、政策、实践等,和世界主要国家共同探讨治理这些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为世界保持稳定和发展提供“中国的贡献”。而这些正是中国提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应有之意,更是中国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积极而实际的行动。

同时,中国在对话会上还将加强与出席会议的发达国家的双边对话。胡锦涛主席已经和美国总统布什相约,届时将举行会晤,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看法。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平台还为中国与西方七国之外的国家增添了一个加强对话、交流、协调、合作的机会。目前,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不仅有了定期的部长级会议,而且已经举行了首脑会议和第一次外长会议。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之间已经举行了三次外长会议。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四国之间今年也已举行首次外长会议,并相约在此次对话会上再度举行会议。而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在2007年就已在和八国集团展开对话之前进行协调。

如果中国在出席此次对话会期间开启或者延续上述不同范围的对话沟通协调,并逐步形成“2+3+4+5”(即中非、中俄印、中俄印巴、中印巴南墨)的机制,那不仅将有助于加强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而且有助于增进与八国集团对话的实效,最终有助于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这个机制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和促进世界稳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高祖贵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