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或影响国家安全 沙特石油会议五大可能结果猜想
[ 2008-06-22 11:49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6月22日,石油生产国、消费国和石油公司的代表将在沙特港口城市吉达举行会议,共同研究油价上涨的原因及对策。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预计与会代表将警告称,在油价和粮价双双刷新历史最高纪录的重压之下,发展中国家有可能陷入社会动荡。

*** 重要议题:油价事关国家安全

自从1973年以来,这是世界首次出现油价和粮价齐涨的可怕局面。本周,世界玉米、大豆和肉类价格再创历史新高,国际油价曾达到每桶139.89美元,突破140美元大关指日可待。

危机已经在部分发展中国家显示威力。今年4月份,海地总理在食品价格上涨引发的暴乱中被迫下台。5月份,需进口大批粮食和石油的摩洛哥也顶不住了,只好向沙特和阿联酋借钱8亿美元,以缓解当前危机。作为世界最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已收到多个发展中国家提出的暂缓结清油款的申请,其中包括巴基斯坦。

沙特政府现已认识到,不断飙升的油价有可能搞垮一些发展中国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称:“我们正在密切关注,有迹象表明印度、印尼、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国中央财政将无法承受这个负担。如果石油和食品价格上涨成为中长期趋势,这些国家将不堪重负。这正在导致真正的安全问题。”

奥地利的看法也大同小异。即将赴吉达参加会议的奥地利联邦经济和劳工部长马丁·巴滕施泰6月20日说,他在会上发言的主题将是,造成通胀率达到两位数的高油价有可能导致社会动荡。

欧洲某大国的一名高级外交官持有类似观点:“这将是我们的重要议题。”

据沙特驻伦敦大使馆网站披露,共有38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和30个石油公司参加吉达国际石油会议。与会国家包括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英国(首相布朗)、美国(能源部长萨姆·博德曼)、委内瑞拉(能源部长拉斐尔·拉米雷斯)等。与会公司代表有英荷壳牌首席执行官范德维尔和英国石油首席执行官托尼·海沃德。

*** 沙特举措五大猜想

尽管这不是欧佩克会议,但市场仍期待沙特能够在会后宣布增产。由于沙特此前行为往往出人意表,因此不到22日下午正式发表声明,外界无法断定这个中东王国将会作何抉择。英国《金融时报》6月20日发表文章,对各种可能结果及其对油价走势的影响做出了猜测。

可能一:沙特宣布每天只增产20万桶。算上此前30万桶,沙特石油日产量将达到970万桶,为1981年以来最高水平。沙特驻伦敦使馆网站曾于19日公布消息称,沙特将把石油日产量提高20万桶。后来,这条消息被撤下。外界估计沙特原定于22日公布此消息,因技术故障被提前披露。如果只增产20万桶,市场将大失所望,并导致油价上扬。

可能二:沙特宣布每天增产50万桶,再加上此前的30万桶,日产量将达到历史最高的1000万桶。这意味着沙特剩余产能将降至历史较低水平,大大降低了今后再次提高产量的能力。市场对此如何反应,主要看其更注重当前供求关系,还是更关心沙特在未来应对伊拉克等地意外石油缺口的能力。

可能三:沙特在增产的同时宣布降低该国石油出口价格。这将导致油价大跌。

可能四:沙特宣布产量不变。这将导致油价狂飙。不过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沙特这么做有可能导致全球经济衰退以及通胀恶化,并遭到美欧的强烈批评。

可能五:沙特采取极端措施。一些交易员认为,沙特有可能改变该国石油定价方式,大幅降低该国石油出口价格,并与国际期货市场脱钩。这无异于向石油市场扔了一颗原子弹。结果,沙特将在实际上掌握石油定价权,使投机者无机可投,并导致其与其他欧佩克国家不和。这种可能性并非完全没有。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之前,沙特就曾每个月确定一次油价。

(王建芬)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