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16日下午,四川省绵竹县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专家楼旁,倒塌的房屋、树木、管道纠缠在一起,大型起重机下,数十名解放军官兵仍在抢挖废墟里的被埋者。救援现场由于数十名境内外记者的到来而显出了别样的气氛。
“Stop!这里危险,先不要上来!”救援人员小心地拦住了试图登上废墟台阶的一名扛着摄像机的西方国家的记者。在台阶的另一侧,就是塌下去的碎石堆。这里一个半小时前刚刚发生过余震。
“这家公司当时有多少人在上班?多少人逃出来了?”
“一共有4000多名职工,现在百分之百八九十都是安全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董事长斯泽夫说。
“遇难者你们打算怎么处理?”
“我们要在后面最漂亮的山上建座墓园,把他们安葬在那里。”
“现在救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困难很多,最主要的是缺少帐篷。”
记者们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不少外国记者都精通中文。救援人员和公司幸存人员都一一做了回答。
国新办负责人说,本次由国务院新闻办、外交部、国务院台办、国务院港澳办组织的赴四川灾区采访团,原本只有15日傍晚从北京出发的20家中外媒体的24名记者,但目前临时报名加入的人已远超此数,达到了近80人。
“赶快离开——”一位救援人员大声喊道。随着记者团的一阵骚动,地面又震了一下。救援人员说,这里地表已经松动,稍稍一震就会有危险。
公司专家楼旁的水泥路上,一条清晰可见的裂缝向远方延伸开去。
记者团16上午在成都参加了四川省新闻办组织的新闻发布会。会上,有关方面通报了灾区的最新情况,包括死亡人数、被困人数、救灾进展等。然后,记者团辗转德阳市绵竹县救灾物资中心、绵竹县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绵竹县汉旺镇、什邡市莹华镇以及什邡市灾民安置点进行采访。
沿途,与黄灿灿的麦子、绿油油的水田形成强烈反差,人口聚集区大都是瓦砾狼藉。时有穿橙色制服的救援人员抬着裹在黑袋子里的遇难者尸体经过。
与方才的踊跃提问不同,众多记者沉默下来,只用手中的照相机、摄像机记录着现场。
“太惨了!”《朝日新闻》记者坂尻信义叹息道。
法国《观点》周刊记者蒲皓琳一边看车窗外的情形一边做着笔记。她告诉记者,据她了解,“有很多年轻人都是去灾区的,有的是找朋友送帐篷,有的是去帮忙。这里的人(救援人员)工作得也很努力。”
就在车内聊天时,大巴车又随地面晃动了几下。她说,在这么重大的灾情下安排这次采访,显示出中国的开放。“地震发生25分钟后就看到了你们新华社的新闻,这有了很大进步。”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王铭义说,此行因为沿着地震断裂带北行,得以全面掌握了实际情况。“这些情况是不到现场就不会感觉出来的。”他说,这次巨大灾难造成的伤害不是短期的,因此他很关心中国政府将如何安置这些灾民,以及采取哪些措施防控疾病等次生灾害。
《香港商报》记者李晓颖感触颇多,“在汉旺镇看到尸体抬出来,亲人哭天抢地的时候,太震撼了。没有什么比遭受意外的死亡更悲惨的事了。”
在中国已生活了10年的路透社记者储百亮说,这次地震中国政府的行动“很快”,这是大家都能认识到的。中国政府的优势在于“一旦发生什么突发事件就能动员很多资源”。但这次的问题是救灾工具不太够,“但这可能是很难避免的,毕竟地震规模这么大。”
他说,这么多天后,关键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多少人伤亡,而是灾后人们的生活怎么安排,以及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失去父母的孩子该怎么办。
随团的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鲁广锦说,组织这次采访就是为了在地震发生后让更多的受众包括让国际社会了解真实情况。
记者团预计17日前往震中汶川县。
(来源:新华网 四川德阳5月16日电 记者 白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