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深海发现多种神秘生物 体型巨大奇形怪状
[ 2008-02-21 08:01 ]

酷似玻璃做的郁金香的奇怪生物

南极海底的珊瑚及其它生物

南极洲大陆架400米深处的海底生物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刚刚结束对南极海域科考的澳大利亚科学家们2月19日表示,他们从南极黑暗的深海地区发现并收集了多种神秘的海洋生物,比如大如餐盘的海蜘蛛、巨型虫和大眼睛鱼,其中有些生物可能是新物种。

据美国媒体报道,来自澳大利亚、法国和日本的科学家组成的科考队近日结束了对南极冰架海域两个月的考察。这一国际科考项目旨在对南极海域的海洋生物进行一次彻底的生物普查,绘制出南极海域生物组成图,研究气候变化等因素对该地区海洋环境的影响。法国和日本科考船负责海平面下中部和上部海域的考察取样工作,澳大利亚科考船利用遥控照相设备深入海底取样,最深处达海平面下2000米。科考队从南极大陆东部附近海域共采集了数千种海洋生物样本,其中1/4属于未知种群。

澳大利亚科考队长马丁·里德尔19日表示,他们收集到的许多样本前所未见,一些深海动物体型非常巨大,有餐盘大小的海蜘蛛、触须达6米长的水母以及巨型虫子和甲壳类生物。里德尔说,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巨大畸形症”(gigantism),“在南极水域非常普遍”。 但是目前科学家们仍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些深海动物的体型会大到不同寻常的程度。

里德尔说,还有一些很奇特的生物,比如一种有囊的生物,它以浮游生物为食,身体结构像脆弱的玻璃,近1米高,在海床上站立的样子就像罂粟花,又像玻璃做的郁金香。还有一些鱼类的鳍和嘴部都很奇特:长鳍的部位全身都有可能,嘴部周围长着一些可摇摆晃动的部分,看上去很滑稽。里德尔还介绍说,一些鱼类都长有非常大的眼睛,因为这些海底“居民”只有以不同的方式进化成如此模样才能在黑暗的海底生存下来。

此次科考带回的生物样本将被送往世界各地的大学和博物馆进行确认、组织取样和DNA研究。负责整个普查项目的格雷厄姆·霍西说:“目前还无法确定所有我们发现的生物,其中一些生物很可能是新物种。”据悉,科学家们计划在未来10至15年中继续对南极进行科考,调查并研究气候变化对该地区环境的影响。(李卉)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