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家地理》杂志公布2007年十大太空图片
[ 2007-12-26 08:00 ]


艺术家画出了距地球1.5万光年的超强磁星体释放大量x射线时的想象图。

第五:超强磁星体爆炸

这一距地球1.5万光年的磁星体位于人马座,它是一个旋转速度很快的小中子星,定期释放出大量的X射线。欧航局9月份的研究发现,这个星体在2003年的一次射线爆发是从它表面以下一个3.5公里宽的地点发出来的。而这个星体本身只有15公里宽,但质量居然与太阳相当。研究还发现,它是宇宙中磁场最强大的星体之一,相当于地球磁场的600万亿倍。


NASA2月12日公布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一张图片显示,来自慧星的尘埃将遥远的“旋涡星云”之“眼”包围起来。

第四:“宇宙之眼”旋涡星云

NASA2月12日公布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一张图片显示,来自慧星的尘埃将遥远的“旋涡星云”之“眼”包围起来。这个距地球700光年的彩色星云是一颗接近死亡的类似太阳的恒星在变成白矮星时释放出的外层气体物质。NASA科学家表示,星体周围的红色云雾是相互碰撞的彗星产生的星际尘埃造成的。


NASA的“火星侦察轨道飞行器”拍摄到图片显示,液态水曾经流经火星表面层状岩石区的裂缝。

第三:火星表面曾有水

2月17日《科学》杂志报告称,NASA的“火星侦察轨道飞行器”卫星向地球发送的图片显示,液态水曾经流经火星表面层状岩石区的裂缝。这处岩石断面位于火星上的贝克勒尔陨石坑,从高处俯视可以明显地看到那些明暗相间的岩层中的裂缝。不过图中蓝色的区域是广阔的沙丘,并不是水。

这项发现令科学家非常兴奋,它暗示着火星表面下可能存在类似的溢水裂缝。亚利桑那州大学月球和行星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克里斯•奥库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火星表面将帮助我们一窥其地下曾经的景象。”


艺术家绘制的围绕一颗中子星旋转的怪异天体

第二:中子星“吸食”小星体

今年6月7日,NASA的“雨燕”号(Swift)卫星观测到一个围绕一颗中子星旋转的怪异天体。中子星本身以非常快的速度旋转,每秒达到数百次,比厨房的搅拌机还要快许多。而那个距离它大约37万公里的以气态为主的天体则以低于每小时一圈的速度绕其旋转。

通常中子星会随着“年纪”渐老而旋转速度减慢,但图中的中子星的转速却维持稳定甚至有所增加。科学家认为,这颗中子星吸收了它的“追随者”的气体,就如艺术想象图中显示的那样。这种气体流动过程有时不太稳定,并会造成中子星亮度的突然爆发,这时在地球上就能观察到。

天文学家怀疑,这个系统曾经有两颗形成于数十亿年前的恒星。其中较大的恒星后来演变为超新星,然后是中子星,而较小的恒星膨胀为红巨星。大星体对小星体质量的“吸食”过程可能已经持续了几十亿年,而后者能存在的时间可能也不会太长了。


2月13日,NASA发布了“哈勃”望远镜拍摄的一张照片,NGC 2440星云中心呈现出的亮点就是一颗白矮星,也是一颗行将死亡的恒星。

第一:类太阳恒星的死亡

尽管“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主摄影仪在1月份出现故障,但是它在今年的表现仍十分出色,靠剩余的摄影仪拍摄到了一系列令人惊奇的天文图片。

2月13日,NASA发布了一张照片,NGC 2440星云中心呈现出的亮点就是一颗白矮星,也是一颗行将死亡的恒星。通常来说,与太阳类似的中小质量恒星在演化到红巨星阶段后,它的外层物质将被释放形成一个由恒星残骸组成的星云,而其内部则以白矮星的身份走到生命尽头。

“哈勃”望远镜通过其宽视野和行星摄影仪2号拍摄发现,图中的白矮星距离地球约4000光年,表面温度达到20万摄氏度。白矮星所释放的紫色光线照亮了内核所喷射出的气体物质。天文学家强调称,预计不超过50亿年,我们的太阳也将燃尽,最终成为由星云包裹着的白矮星。

(康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