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当年我改行进入报社的时候,人们私下里议论记者这个职业时,还多少有些艳羡:无冕之王,见官大三级啊!而到了现在,我不太了解老百姓眼里的记者是什么形象了,我只知道越来越多的记者,开始自我定位为“新闻民工”。
有人说,记者是新闻事实的忠实记录者,是社会的批判者。美国报业巨头普利策则认为,“社会是航行在大海上的一艘大船,记者就是那船头的瞭望者。”记录者、批判者、瞭望者,这些都是社会对记者职业角色的定位,然而,记者不是按照某个既定程序精确运行的机器人,要他记录他就记录,要他瞭望他就瞭望,他首先是有着七情六欲的人。所以,首先需要建立一种科学的、完善的体制,促使最广大新闻从业人员能正确、主动、积极地履行自己的神圣使命。记者关注社会,而我们其实也应该关注记者自身所处的工作环境、体制环境。
如今,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地市级电视台和市场化的都市报尤其如此。读者或者观众感受到的可能只是报刊价格大战、电视收视大战,看到的可能只是频繁的节目栏目改版、扎堆的新闻现场拼抢,而对媒体从业人员来说,竞争的激烈,却是体现在每一篇稿件的分数高低、每一个月工作量的多少上。近年来,不少新闻媒体为了在激烈的新闻资源大战中求生存、谋发展,纷纷推出“末位淘汰制”,此项制度的“关键句”是,凡在月度考核排名中连续两个月或断续三个月位列倒数后三名的,视为不能胜任工作,一律淘汰出局。因而有人戏称,现在是“铁打的媒体,流水的记者”,记者换新面孔的频率之高、速度之快,仅次于搞传销和卖保险的。
显然,“末位淘汰制”有利于激发一线记者的动力,提高采编队伍的活力。然而,这种考核制度又是反合作的。以电视媒体为例,一篇稿件的播出,至少需要文字记者、摄像记者的合作,记者的能力有大有小,现在的考核办法显然倡导的是“强强联合”,一个强的文字(摄像)记者,如果与弱的摄像(文字)记者搭档,他的工作量必然不容易上得去,必然驱使他要在日常的采访活动中,作出明智的规避。那么,强的可能会越来越强,而弱的可能会越来越弱。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是正常的现象,而在一个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集体,集体主义、合作精神应当得到张扬,每一个个体(特别是相对的弱者)的素质,应当有程度不同的提高。必要的考核是应该的,倘若在考评之下,记者人人自危,这种考评就值得质疑了。
媒体现行的考核制度,还是默许乃至倡导浮躁的。因为考核更多关注的是“量”:多长时间或多大篇幅、多少篇、多少分;对具体稿件的采编难度、精彩程度,未有足够的体现。在这种考核制度下,涌现出的多是“易碎品”,不可能产生多少深度的、平衡的、连续的、有影响力的名篇佳作。像中央电视台记者跟踪拍摄陈馅月饼的新闻,历时一年(当然,不是所有记者都有能力承担重大选题),如果有月度考核的压力,记者一般是不会选择这种费时、吃力、不多挣工分的题材。严格地考核起来,他不是要几个月喝西北风吗?而一旦几个月不出活儿或排名倒数,他面临的可能是走人的下场。
亲耳听说过一个全国知名的管理先进单位,每年的工作实绩考核,都要考出一两个抑郁症患者。从管理的角度,可能严格到位了,但其结果是正常的吗?管理的人性化应当体现在对所有被管理者自身素质的提高上,不是简单的胜出或淘汰。
当然了,许多都市媒体所以假新闻不断,也正是源于这种过于巨大的压力。不少记者为完成考核,不得不到网上copy,不得不靠编造由头,急于完成任务而忽略了新闻最重要的品质——真实,巨大的压力导致记者新闻操作中“技术变形”。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竞争。竞争有序,有赖于科学的制度、规范的管理。我以为,管理首先要“管”在“理”上,应当激发活力、鼓励合作,应当尽可能地宽容失败,而不是“制造失败”。当新闻从业人员在发稿量、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连环考核中沦为“弱者”,甚至是抑郁症患者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不正视记者们生存与发展的体制环境了!一个压力重重的新闻从业人员,我们能期望他以什么样的心情和视角去关注这个社会?(周云龙)(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