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英国外交大臣玛格利特·贝克特今年4月主持安理会专题会议,提议把气候变化作为安全问题在安理会加以讨论,结果遭到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反对。遏制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环境本是好事,但英国此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欲借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打“环境外交牌”,向发展中国家施压,而忘了问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最大肇事者――包括英国在内的富国们。
气候变化,目前主要指气候变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指出,过去50年全球气候变暖超过90%的可能性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增加有关。那么这90%又主要是与哪些国家的行为有关呢?毫无疑问,是化石燃料消耗的大户――工业发达国家。
事实上,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西方国家就以牺牲人类共有的环境资源为代价积累起大量财富。因此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就规定了“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意即世界各国对全球气候有共同的责任,但富国承担主要责任。富国的老百姓对此也有深刻认识,并汇聚成强大民意向政府施压,要求政府采取紧急措施,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势头。
然而,一向声称重视民意的某些富国却无视民意,在承担全球气候变暖责任问题上相互扯皮。美国是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大国,出于私利,一直拒绝执行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对各国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努力造成破坏。由于美国带了这个不好的头,其他国家仿效,澳大利亚等国一直游离在《京都议定书》之外。《京都议定书》从签署到2005年生效,中间整整隔了8年。这期间,富国们一再讨价还价,说明要其承担责任有多不易!
美国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借口之一是该议定书把世界上80%的人口都排除在外了。意思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温室气体的责任。这一理由似是而非。暂不提是富国们的行为造成了今天的气候变暖,退一步讲,发展中国家在环境治理中势必需要富国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当初美国宣布不执行《京都议定书》的一个原因就是心疼要给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资金和技术。国际舆论批评美国既不愿出力又不想出钱,太过自私。
气候变暖,与其说是天灾,不如说是人祸。倘若对此负有主要责任的美国等富国不拿出最大的诚意应对,那么,最后受害的不只是穷国,也会波及富国自身。[《人民日报》
(2007-05-16 第0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