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推荐> 哈马斯7日回复是否接受以色列长期停火协议 | 伊拉克女恐怖嫌犯落网 曾招募80余女人弹 | 辛普森因绑架罪等被判33年监禁 | 五角大楼明年计划招募千名外籍医护 |
中日:实现最低限度友好?

2006-08-04 18:40:42
我来说两句打印文章发送给好友

环球在线消息:不久就是8月15日,在中国是抗战胜利日,在日本就是终战纪念日,而这一天也是日本的小泉纯一郎首相在其竞选时承诺会每年参拜靖国神社的日子。今天中国基本上对于小泉改变态度已经不抱希望,但同时也知道他也没有几天在位了,因为到九月将有一位新首相将替代他的位置。问题在于新首相会参拜么?如果新首相还参拜,中日之间的高层沟通可能继续停滞,按照中国的说法,两国关系关系到了“建交以来最为严峻的时期”,尽管日方认为出了高峰会晤缺乏以外,两国的人员与经济交往正是历史上的顶峰,不能说中日关系进到低谷这样的说法。

正是在这个时候,由一些中日民间机构言论NPO、中国日报和北京大学等单位组织的第二届东京--北京论坛8月3-4日在东京进行。本次会议双方有将近100位各界领导人物与会,并划分亚洲交流、资源与能源、媒体传播作用、历史问题的跨越、亚洲的未来与中日的角色等议题展开讨论。日本政府官房长官、最热门的下届首相人选安倍晋三出席了会议并致辞,他认为日中之间人们互相的负面感受增强值得警惕,应该做一些事情来改变这种局面。他认为日中关系出现的困难局面很重要的是出于误解,比如中国人认为日本会恢复军国主义,日本人民认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日本会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对日本构成威胁,小泉首相已经强调了不是威胁。所以关键是要扩大两国的共同利益,有改善两国关系的坚强意志。但是他没有提到小泉首相与自己如果当选会否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驻日大使王毅则强调了中国政府从“为历史、为未来、为人民负责”的角度积极改善中日关系的原则。

会议上发布了两项分别针对日本民众与中国民众进行的民意调查结果。基本结论是,两国民众中对于对方的负面感受占主导,而且没有明显的改善,并且对于两国关系未来改变的可能性乐观度不高。其中历史问题与参拜问题是彼此都认知到的影响两国关系的核心问题。中国民众对于日本印象中有很严重的军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疑虑,同样日本民众认为中国也在军事、经济方面对于日本有构成威胁的可能。调查也显示出,那些有到对方国家旅行经验和交有对方国家朋友的人会对对方的国家观感更积极一些,而同时两国民众的国家观感也主要受到媒体信息的影响。

我参加了下午“超越历史问题”的分组讨论并发言。在本组发言中,日方的主要观点包括:1)二次大战中的大东亚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与英美帝国主义之战,也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洲国家的侵略之战,不只是中国所感受的中日战争,但那个时候日本最有亚洲意识,孙中山先生也接受由日本领导的大亚洲理念,而一般中国人还只有中华+西洋和东洋的理念,没有太多亚洲意识的;2)日本战前的军国主义体制是追随传统的帝国主义模式,想做地大资源多的“大日本”帝国,因此才会有侵略之举,而战后日本遵循大正四年石桥就已提出的“可以走国土小,但积极发展贸易和经济”的“小日本路线”,因此就不再有军国主义之危险;3)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中有对于中日战争的残酷场景的描述,并不合适作为青少年教材,而且中国教科书对于中日战争的内容讲太多,对于战后日本的和平发展讲的比较少,因此会让中国民众误解日本的社会现实;4)中国要日本在历史问题上道歉,但是对于东海问题、对于潜艇进入日本领海问题缺乏道歉,对于日本的教科书要求考虑邻国感受对于自己的教科书却没有同样的约束和要求;5)一般日本战后出生的年轻人,觉得那么多年过去了,中国还要他们为他们上辈所做的事情负责,过分了,实际上在支持小泉参拜的人中,有1/3的人不是同意小泉的做法,而是不喜欢中国处理历史问题的方式和态度。中方的主要观点则大致是:1)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目前核心表现为参拜靖国神社问题,首相参拜反映出对于当初侵略战争的态度问题,这个问题成为目前两国关系改善的入口问题;2)有识之士对于日本侵略中国这一点并没有异议,但是在日本的确存在在相当一股政治力量与社会思潮,否定侵略和忘记历史,在这个基础上表现出对于历史上作为受害者的中国人民和侵略历史的不尊重,这是不能接受的;3)一些日本政治家拿历史问题作为说其他事情的借口,甚至要求中国作为对等的行为,这就混淆了加害国与受害国的基本角色,不能说中国要日本反省就说中国为啥不对等地反省,因为中国并没有侵略日本;4)对于中日进一步发展关系、日本入常,中国并不是绝对反对,但是在日本在历史问题上采取上述强硬态度的情况下,并不存在中国支持日本立场的适当气氛与条件。

很显然,两国人士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存在着解读上的重大差异,比如日本把自己参与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和东南亚地区维和行动看做自己参与世界和平的举措,而中国人士则从中间嗅出日本试图恢复其国际间军事活力的味道;中国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建设富强国家,日本人士认为这正和走向军国主义之始的明治时代的“富国强兵”政策如出一辙;日本希望拉价值观接近的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入东亚共同体,中国人士会解读为日本以此来加强自己的力量。

很明显日本人士主张的超越历史方案更加倾向于通过建设“亚洲共同家园”,用多边机制解决双边争议包括历史问题争议,用关注其他更为重要的现实议题来淡化历史议题,甚至有人说“中国可以为同意日本入常开出谈判条件么”。而中国人士更加强调所有建议的前提是对于历史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当前尤其需要解决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在我的发言中,我强调了中日之间思考问题的三大差异性:日本愿意用前瞻性的方式,强调日本在战后与冷战后的新发展,而中国愿意在后瞻历史教训的前提下寻求关系的平衡发展;日本愿意用体制性和实质性的理由,强调日本不可能重走军国主义老路,而中国会用象征性敏感地感到日本高层的一些行为尤其是参拜行为表现出倾向军国主义的疑虑;日本愿意强调用革新的态度建立一些新的架构,并以中国的支持与否来衡量中日关系的新发展水平,而中国则要求日本在稳定其历史态度的前提下来讨论重要的多边与双边关系的革新行动。这些差异导致中日两国在历史问题上形成一致认识非常困难。因此我的建议是不再在如此糟糕的现实之上还那么高调地谈“中日世代友好”问题,而是寻求建立“最低限度友好”,并形成最低限度共识,包括双方形成对于核心基本历史事实的确认,形成新的关于历史问题的共同行为准则;发展青少年时代层面与社会精英层面的人际交流丰富两国人民间的人际媒体关系;从能源领域着手,建立双方在重大战略利益层面的新的共同利益基础,逐渐朝向建设亚洲地区的区域多边合作框架。

关于参拜问题,日本国内也存在激烈的争论,认为首相参拜不妥的一直是多数人,在不久前公布的日本御仁天皇日记认为参拜供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的发表以后,日本的反对首相参拜的主流意见更为突出。新首相候选人安倍虽然在参拜的基本立场上与小泉接近,但他最近的表态也非常谨慎。我的预期,他很有可能避开8月15日的参拜风头,而有可能在秋季大祭奠的时候参拜,那么一场新的中日口水战还是难免。

本日场景:东京--北京论坛今天开幕,来自中国与日本政界、经济界、文化界和传播界的大约100多位各界领导人出席。上午由多名政要与商界领导人发表讲话,下午进行了分组讨论,我参加了“超越历史问题”组的讨论,晚间由外务省和日本言论NPO设晚宴招待。

(袁岳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摘自袁岳的博客,转载已获得作者同意)

环球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环球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环球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