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推荐> 哈马斯7日回复是否接受以色列长期停火协议 | 伊拉克女恐怖嫌犯落网 曾招募80余女人弹 | 辛普森因绑架罪等被判33年监禁 | 五角大楼明年计划招募千名外籍医护 |
北京-东京论坛简介

2009-10-20 10:16:10
我来说两句打印文章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北京—东京论坛由中国日报社与日本言论NPO共同发起和组织,论坛的支持单位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日本外务省。该论坛是由中国新闻界、学术界与日本民间组织携手,为促进中日关系发展、加强中日相互了解而共同搭建的中日精英交流平台。论坛的主旨和目标是通过官民互动,加强交流,影响和引导两国公众舆论。通过近五年的发展,论坛已经成为中日间为数不多的公共外交平台,影响日趋扩大。2009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与日本主要媒体负责人会见时,特别指出要继续办好北京—东京论坛,进一步加强两国传媒界的交流与合作,努力为两国人民加深了解搭建平台,为两国实现共同发展提供服务。

中日双方自论坛创办之初约定,论坛每年举行一次,在中日两国交替召开,双方共同努力将其建设为两国间精英交流的重要公共外交平台,并将其影响力由亚洲地区逐步辐射到世界其他地区。论坛期间,来自两国政治、经济、媒体、学术等领域的精英人士,围绕主题和涉及中日关系发展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和沟通。每届论坛举办前,中日双方同步进行两国公众舆论调查并在论坛上公布,作出分析,为跟踪两国舆论和民众情绪变化提供翔实信息。

与现存的各种涉外论坛相比,北京—东京论坛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论坛的主办者为非官方机构,但在各自国家均有重要地位。《中国日报》是我国对外传播的主力军,日本言论NPO是集日本政界、媒体、产经等各界精英为一体的超党派组织。第二,论坛以民间方式举办,但参会的重量级人物之多,在近几年的中日交流中鲜见,已发展成为两国公共外交的重要渠道,体现出“以民促官”方针的积极作用;第三,双方重要媒体、新闻研究机构的负责人和学者与会。媒体是两国民众了解对方的主要渠道,对中日关系的起伏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多年来,日本媒体对北京—东京论坛的报道较多,由此对日本民众产生着积极影响。

2005年8月,首届论坛在北京举行,当时中日关系处在“寒冬”中。论坛的主题是“构筑亚洲未来——中日关系:困难与希望”。时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的赵启正、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前日本通产省次官福川伸次等60余位代表参加。

2006年8月,第二届论坛在东京举行。论坛的主题是“面向亚洲未来——建立新型的中日关系”。包括赵启正、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英凡、中国驻日本大使王毅等多位高级官员在内的近30位中方代表与会。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当时已确定将接替小泉任首相)、自民党干事长中川秀直、外务省副大臣盐崎恭久(很快接替安倍晋三担任官房长官)、内阁国家安全顾问小池百合子等多位日本政要与会。双方代表层次之高,背景之广泛,在近年来举办的中日民间论坛中罕见。安倍晋三就日对华政策发表了基调积极的演讲,王毅大使在致辞中释放了中方对改善双方关系的重要信息。本届论坛为中日关系转圜发挥了积极、建设性作用。

2007年8月,第三届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与亚洲未来”为主题。安倍晋三首相发来书面致辞,表示日中应努力发展战略互惠关系,两国政府与国民间应展开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扩大双方的共同利益。论坛期间,外交部戴秉国副部长接见了日方主要与会嘉宾。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赵启正、王英凡、陈昊苏、中国日报总编辑朱灵、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吴建民等中方代表在大会的基调发言或致辞中,从多角度阐述了我方关于构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主张。此次论坛还首次将一个分论坛设置在北京大学,并引入场内学生和场外网友与中日代表互动的方式。

2008年9月,第四届论坛在东京举行。本届论坛得到了中日两国高层的支持,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和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向论坛发来贺辞。福田首相在贺辞中说:“北京—东京论坛已发展成日中关系中每年要举行的一项重要活动。一直以来,论坛针对日中关系未来常常起着先导作用,并积极开展了睿智的探讨。”戴秉国国务委员在贺辞中表示,论坛“为两国新闻界、学术界与民间组织进行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对双方认识过去、把握现在、思考未来很有意义”。

出席论坛的日方嘉宾逾70人,其中包括日本五位内阁大臣(总务、外务、防卫、环境、国土交通)、国会议员、前任内阁大臣、政界人士、知名学者、企业家,媒体领袖,以及新日中友好21世纪委员会日方会长小林阳太郎、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加藤弘一等。中方嘉宾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全国人大外委会主任委员李肇星、全国政协外委会主任赵启正、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中联部副部长刘洪才、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中国驻日大使崔天凯等来自各个领域的官员、专家和学者50多人。

前四届论坛十分成功,吸引了两国300多名有识之士参加,并通过两国媒体将成果介绍给国际社会。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参考消息》和《环球时报》等数十家中国的传统与网络媒体,《朝日新闻》、《读卖新闻》、《产经新闻》等主要日文报纸、英文报纸及NHK电视台等,均对论坛进行了大量报道。

2009年11月1日至3日,第五届论坛将在中国大连举行,论坛第一次由两国首都走到地方城市。届时,中日双方将有约300名政界、学术界、商界和新闻界的代表出席会议,交流并探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的中日关系的发展和战略合作。

本届论坛将设五个分论坛,议题分别为政治、经济、媒体、地方和安全对话。会后,论坛将形成《大连宣言》。

(信莲)

环球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环球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环球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