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及其记者们越来越倚重于在网上寻找线索,甚至大量“节省成本”,直接拷贝网帖内容,再改头换面“包装”成“本报讯”。
------------------------------------------------------------------
几乎在“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被证实为假新闻的同时,2月22日又有多家媒体转载了一篇题为《回乡不能上桌吃饭城里媳妇掀桌子》的“新闻”,其中描述道:“第一次回农村丈夫家过年的媳妇,独自辛苦做了一桌子十几盘菜,到吃饭时却被公婆撵下桌,被叫去厨房吃饭,老公也在一旁附和。随后,媳妇怒掀桌。”此报道最早在2月19日刊于广州某报,随后经多家媒体转载后传播开来。
这条“新闻”被转载后引发海量点击。可能是因为刚有前车之鉴,网民及评论写手们有所警觉,此事才没像那则“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伪新闻那般被炒作,但仍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经媒体求证发现,该“新闻”内容源自一则网帖,而那则网帖最早发布于一家以农产品经营为目的的微信公众号上,配图更是早在4年前就已在网上出现——跟“上海女”炒作案例如出一辙。
但两则案例尽管手法一致,“手艺”上却有高下之别,更不用说后者本来就是效颦之作,经不起基本的逻辑推敲。“第一次回农村丈夫家过年的媳妇”,正常情况下不可能“独自辛苦做一桌子十几盘菜”,更不可能“到吃饭时却被公婆撵下桌……老公也在一旁附和”;至于“媳妇怒掀桌”这样的情节,怎么看也跟她此前所表现出来的“孝顺”“勤劳”“能干”乃至“大度”“隐忍”“仁义”等简直堪称新时代三纲五常典型代表的“优良品质”南辕北辙。
但是这样明显不合乎生活逻辑,又缺乏基本新闻要素的报道,为什么会被正规出版的媒体采信、跟进、渲染乃至纷纷转载呢?
移动互联网高歌猛进时代,传统媒体越来越不淡定了。不淡定当然主要是迫于压力。如今媒体的压力来自方方面面,尤其是那些市场化都市报。它们一方面必须讲正确导向,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怎么办?经济上的压力令媒体不堪重负,哪里还敢、还能养大量擅长“采访”而不是擅于“攒稿”乃至“扒稿”的优秀记者;而如今的记者,真正具备采访技能者也越来越少。这就造成传统媒体及其记者们越来越倚重于在网上寻找线索,甚至大量“节省成本”,直接拷贝网帖内容,再改头换面“包装”成“本报讯”。
这就不光是什么“小报”做法了。如果报上的“社会新闻”都是这样制造出来的,那么我们的报纸还真的没有了存在价值。是报纸记者编辑乃至总编辑们业务差吗?不见得。对稿件把关者来说,他们不可能不知道信源真实的重要性,不可能不知道孤证不立的简单道理。他们对某些似是而非的稿件,基于种种考虑睁只眼闭只眼得过且过,必有其难言苦衷。
问题是,出于经济压力而节约成本——大量制造“假冒伪劣”新闻产品填充版面——公信力下降致受众流失殆尽——勉力为之愈发艰难——进一步压缩成本投机取巧……这样恶性循环下去,报纸不是会死得更快吗?
这真是一个恼人的选题。到痛下决断的时候了。传统媒体的常规资讯提供功能日渐捉襟见肘,为什么还要死抱短板不放呢?报纸作为一种资讯载体,很难说就一定会彻底退出我们的社会生活。就像电视屏幕越来越大,“家庭影院”功能越来越好,电影院仍然愈发红火一样。生存还是死亡,就看我们的报纸能不能提供有温度的信息,有价值的资讯,有主张的观点了。靠“上海女孩逃离乡村”“城里媳妇掀翻餐桌”这样的假新闻支撑版面,即便一时得逞,也终究是饮鸩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