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聂振宁委员:改革助力出版业“走出去”
2016-03-04 09:15:00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原总裁聂振宁。(资料图)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4日讯(记者 杨开新)近些年,国际书展上有了更多的中国面孔,国外文化产品里有了更多的中国元素,世界话语体系中有了更多的中国声音。这些变化与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密切相关,但文化体制改革的作用也不能忽视。

  “以前,出版社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我们想在国内办个小公司都要批来批去,而且后来往往没有了下文。”提到以前的机制不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原总裁聂振宁记忆犹新。他说,如今出版企业在国外办公司动辄投入几千万元,实施起来又快又方便,而且可以通过股份制改造腾出更多的资金,让企业获得更好的投融资支持。

  自称为“坚定的改革促进派”的聂振宁委员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改革后就在市场里有身份、有活力了,不然大家容易陷入‘纠结’,怎么也不想转、转不动。”他说,起初提到出版业“走出去”,主要是指产品“走出去”,但图书进出口市场空间有限;后来是版权“走出去”,效果较好,但也很难融入外国主流人群;目前已经到了投资“走出去”的阶段,许多国内出版单位到国外收购或自办公司就地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聂振宁委员说,出版业改革走在文化体制改革前面,使出版业“走出去”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这些年作用逐渐显现出来。以前之所以主要只能做产品和版权“走出去”,就是因为出版社是事业单位而不是企业,只有做产品的权利,而不能投资。他说,转企改制后一些束缚自然消失,能够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所以不仅经营性文化单位要改,公益文化单位也要改,这样才能真正让群众受益于公共文化发展。他认为,改革要遵循好市场产业的规律和文化发展的规律,让文化产业有更好的体制机制,文化事业也有更好的政策支持。

  代表委员小资料:

  聂震宁,全国政协委员。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漓江出版社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辑、社长、总编辑、副编审,广西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编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党组副书记。现任韬奋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院长、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负责人。

  更多报道请见“中国信心——2016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