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我财经]胡乃军:地板价救不了煤企命 寻出路应痛定思痛
2016-02-29 16:00:00
 

  点击进入《我财经》专题

  对于煤炭行业从业者呼吁设立地板价,《人民日报》近日刊文表示,让企业止损扭亏可以是价格调控的效果,但绝不应成为一项政策的出发点。当年煤挖出来就变成“金子”,没人喊设个天花板价;如今,煤价跌破了成本,再喊地板价,恐怕也没那么硬气吧?

  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胡乃军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煤炭行业和石油行业情况不同。在国际市场上,石油供给需求的变动导致目前石油价格偏低,并不是石油行业产能过剩或者需求不足。而煤炭,包括钢铁、水泥等行业,在我国产能过剩,开采价格偏低,销售需求不旺。对于这样的行业,中央政府讲究的是“壮士断腕”。

  胡乃军指出,地板价无法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一些煤炭企业不要抱有希望国家给予保护政策的想法,而应该痛定思痛,做好转型。 (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雅坤)

  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接着来看今天财经今榜第三位的新闻。

  煤炭行业正在从黄金时代进入全行业亏损时代。据媒体报道,按照一瓶饮料5块钱来计算,煤企卖200万吨的煤才有可能买得起北上广价值千万元的一套房。有煤炭行业从业者呼吁,现在煤炭都跌成土豆价了,挖一吨就亏好几百块,好多企业活不下去了,能不能设个地板价?

  对此,《人民日报》刊文指出,让企业止损扭亏可以是价格调控的效果,但绝不应成为一项政策的出发点。给成品油开出地板价的方子,并不代表煤炭就该照方抓药。当年煤挖出来就变成“金子”,没人喊设个天花板价;如今,煤价跌破了成本,再喊地板价,恐怕也不合适。地板价不是万能药,价格调控也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况、条件和时期。您怎么看党媒的这一表态?煤企该如何渡过难关?

  【点评】胡乃军

  相关文章:

  [我财经]崔书文:资本市场谣言再起 证监会应施以重拳

  [我财经]崔书文:马云大战银行成功 行业竞争专治各种不服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