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我财经]崔书文:中国制造2025后起发力需“前突后补”
2016-02-15 07:00:00
 

  点击进入《我财经》专题

  2015年5月,《中国制造2025》正式对外公布。工信部部长苗圩也表示,2016年将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1+X”体系。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崔书文在《我财经》春节特别节目中表示,《中国制造2025》是瞄准抢占世界制造业高点的规划,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与德国“工业4.0”计划相关联。而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4.0的基础不太一样,德国工业4.0是在3.0完成之后向4.0跃升,中国和德国差距还比较大,现在中国有一些工业领域到了3.0程度,但是相当一些领域还在2.0阶段,或者2.5段位,所以中国需要补课的地方还比较多。“下一步中国整个制造业的发展是有一些领域要抢占世界的制高点,比如智能制造领域,还有一些领域需要补短板,总体上是有赶超,也有补短板。”崔书文说。(中国经济网记者 贾佳)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接下来一起关注中国制造2025。

  2015年5月,《中国制造2025》正式对外公布。这部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的行动纲领,计划到2025年接近德国、日本实现工业化时的制造强国水平。工信部曾表示,计划大体分三步、用三个十年左右时间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是“三步走”的第一步,将指导中国进入全球制造业的第二方阵。

  工信部部长苗圩此前表示,2016年将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1+X”体系,开展城市试点示范;年内争取建成2-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集中突破重点领域30-50项标志性产品和技术。

  【点评】崔书文

  【追问】“工业4.0”无疑是当下最火热的概念之一,有专家表示,“中国制造2025”实质上就是中国版的“工业4.0”,那么您觉得中国工业制造业的升级路径在哪里?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