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31日讯(记者慕永鹏)日前,中国政府同印方共同提出建设孟中印缅(孟加拉国、中国、印度、缅甸)经济走廊的倡议。此举契合了地区国家的共同心声,也为中国与南亚各国开展务实合作、推进南亚区域次区域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印、缅、孟山水相连,友好往来源远流长。四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总面积达134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8亿,占世界总人口40%。四国物产丰富,资源能源富集,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四国邻近地区是连接亚洲各次区域的重要枢纽,入有中、印、缅广袤腹地,出有加尔各答、吉大港、 仰光等著名港口,有连接南亚和东南亚的明显区位优势。
中、印是亚洲经济的火车头,缅、孟资源、发展潜力可观。近年来,四国发展态势良好(生产总值达10万亿美元),经济联系日益增强,相互贸易投资不断增加,务实合作基础日益深厚,陆路、航空、港口与信息通讯联系更加便利,人员交流日趋紧密,为地区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区域合作发展迅速。亚太经合组织、欧洲联盟、东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南方共同市场等机制在地区合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相比较而言,由于历史现实等原因,南亚区域次区域合作进程缓慢。作为南亚地区唯一区域合作机制,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简称“南盟”)在推进地区一体化方面作用有待增强。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论坛、孟印缅斯泰经济合作组织等次区域合作也需有关各方积极加以推进。
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同南亚各国友好合作,积极通过双多边渠道参与区域次区域合作进程。1998年中方率先提出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构想。1999年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论坛在中国昆明成立。今年2月,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论坛第十一次会议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召开,加尔各答-昆明汽车集结赛结合此次会期成功举办,开启了论坛首个务实合作项目。中国还积极参与南盟框架下各领域务实合作,并于2006年被正式接纳为南盟观察员国。中国为推进南亚区域次区域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前,中、印、缅、孟都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各国普遍希望通过开展区域次区域合作,挖掘自身潜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各国有必要、也必须顺应时代要求,把握历史机遇,加强政策、财政等方面协调,妥善处理领土、贸易、难民等问题,扩大相邻地区开放,改善基础设施,实现贸易便利,共同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为实现本国、地区和亚洲人民福祉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