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携手 助力金砖“合作无间”
目前,金砖国家已成为促进全球经济治理的“正能量”,金砖国家经济稳定增长渐成世界经济复苏的引擎。相信未来,中俄将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贸易可持续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中俄经贸势头向好
当前,中俄经贸关系总体发展势头良好,继续呈现快速、稳定增长态势。201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881.6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中国已经连续3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俄罗斯则是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
在贸易结构方面,2012年,中国对俄罗斯主要出口商品继续快速增长,其中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分别达17.3%和15.7%,双边贸易结构呈现持续优化趋势。尤其是2011年10月两国总理会晤期间签署的《中俄政府间关于经济现代化领域合作备忘录》,明确了创新和高科技领域的大型战略性合作项目,为发挥两国经济互补性、优化双边贸易结构提供了新的动力。目前,中国商务部和俄经济发展部正在牵头制定落实该备忘录的项目清单和实施路线图。
在双边投资方面,据中方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底,双方累计相互投资40多亿美元。2004~2012年间,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年均增长37.4%。可以说,俄罗斯已成为中国海外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中2012年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6%,成为双边经贸合作的新亮点。
在两国地方间合作方面,2012年,中俄边境贸易额达103.7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占双边贸易总额的11.8%,首次突破100亿美元。中国对俄罗斯边贸出口商品主要是轻纺、农产品和小家电,进口以原木、原油、化肥等初级产品为主。近年来,双方合作地域范围正从边境毗邻地区向两国其他地区延伸,两国地方和企业合作积极性日益高涨。2009年,两国元首批准的《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为进一步深化两国地方间合作提供了良好机遇。
目前,中俄经贸合作已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正如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回答俄新社提问时表示,双方应集中精力商谈务实合作,相信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双边贸易额再翻番没有问题。因此,2015年和2020年双边贸易额分别达到1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共同助力金砖合作
近年来,金砖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因其在经济逆势下实现较快增长,被看作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在此背景下,金砖国家合作也呈现日益紧密的特点:2011年建立的金砖国家经贸联络组为加强金砖国家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机遇;对于多哈回合谈判、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机制,金砖国家倾向于共同发声,立场协调,表现出更强烈的合作意识。
另外,建立力促金砖国家间相互投资和贸易的金砖国家发展银行、金砖国家储备库的构想均在商谈之中。其一旦达成,金砖国家财经领域的合作将更进一步。
中俄两国合作在金砖国家框架下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比如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消除各种贸易投资壁垒、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支持开展贸易投资促进活动、推动中小企业合作上,中俄一直坚持主动协调立场、相互支持。历次金砖国家经贸部长会议、元首峰会召开前,中俄双方可以做到相互沟通情况,主动协调立场,共同推动各方关注的议题取得进展。
经贸合作是金砖国家推动的重点工作。就此,中俄双方制定金砖国家经贸和投资合作计划,丰富保护知识产权等内容。中方多次派人员出席俄方举办的金砖国家经贸、中小企业、创新等问题研讨会。同时,俄方对中方提出的建立金砖国家电子商务平台也予以高度关注和积极支持。
2012年9月,金砖国家首次贸易救济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为中俄两国在金砖国家框架内交流国家贸易救济立法和实践,加强政府间、产业间和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提升运用国际经贸规则能力搭建了平台。目前,中俄也在推动拓展与欧亚经济共同体和海合会等组织建立贸易救济合作机制,共同加强交流与合作。此外,每年俄方均派员参加中方举办的金砖国家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培训班,保持了活跃交流的势头。金砖国家贸易救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由此得到加强。
(本报记者杨舒对本文亦有贡献)
合作互补 中巴经贸向多领域扩展
今年恰逢中国与巴西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又值金砖峰会召开在即,中巴经贸合作前景十分可期。
百尺竿头前景广阔
作为双边战略伙伴关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巴经贸关系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双边贸易快速增长。
2012年,双边贸易额达到857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334亿美元,进口523亿美元。中国对巴西出口产品以机械电子和纺织服装产品为主,巴西对中国出口产品主要为铁矿石、大豆、原油等。中国已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巴西跃居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
与此同时,中巴经贸合作正从单一贸易向相互投资、承包工程等领域不断扩展。
2010年,中国成为巴西主要外资来源国。截至2011年底,中国累计对巴西各类投资148.12亿美元。巴西对华投资也逐年增长,截至2011年底,巴在中国累计设立外资企业533家,实际投资4.3亿美元。
在工程承包领域,中国企业在巴承建了卡塞内天然气管道、坎迪奥塔火电厂、港口疏浚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扩大了双方合作的领域。目前,中国企业正在跟踪巴西特高压电输送、水电站建设、石油管道改扩建等重要项目。
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中巴之间具有很强的贸易互补性。
在能矿资源领域,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对能矿资源的需求总量不断增加。巴西能矿资源丰富,品种多、品位高、储量大,是能矿资源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石油天然气已探明储量164.4亿桶(石油当量),是仅次于委内瑞拉的南美第二大油气资源国。巴西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预计到2019年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将提高到48.4%。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从2011年起,巴西政府又对其“加速增长计划”项下的港口投资计划新增30亿美元投资,用于48个海港发展项目;为迎接2014年世界杯,巴西政府2011~2014年期间在世界杯的12个举办城市的14个机场投资30亿美元,用以改善机场运营和设施。而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丰富经验和雄厚实力正是巴西所需,两国合作潜力还远未挖掘出来。
在传统贸易领域,两国各有优势,互有需求。两国在大豆种植和开发方面还有广泛的合作空间。中国的家电、通信和轻工产品在巴西市场具有较高的信誉,受到普遍欢迎。
拓宽领域创新形式
中国正在实施“十二五”规划,巴西也在实施“加速增长计划”,积极筹备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奥运会。双方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拓展在农牧渔业、化工医疗、航空航天、造船等领域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双方要积极创新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等多种形式,努力开展政府、企业和民间等多层次的合作。
双方还应继续推动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便利化,增加政府公共信息的透明度,优化投资环境。
磋商协商互利共赢
中巴同为发展中大国和快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
双方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中巴高委会及其相关分委会、双边经贸混委会等机制,深入探讨双方在相关领域的具体合作事宜,坚持通过磋商解决经贸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双方应该密切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合作,共同应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继续在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世贸组织等多边机制中加强合作,协调立场,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中印应加强对话交流
《印度时报》日前发表评论文章称,随着习近平当选新一届中国国家主席,中国和印度的关系也走上了国际关系舞台的中心。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王贺军,他就中印双边经贸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阐释。
国际商报:2012年1月~10月,印度与美国和日本的贸易额分别上升了11.25%和13.11%,但与中国的贸易额下降了3.58%,主要原因是什么?
王贺军:进入2012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印度经济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中印双边贸易额有所下滑。原因很复杂,大致有以下几个:一是印度对华出口结构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矿产品、棉花等大宗商品上。2012年印度贸易政策有所调整,对铁矿石开采及出口采取限制措施,使得印度对华出口明显下降。二是印度拟对进口电力设备增加税收等政策的出台对相关企业预期产生较大影响,印度自华进口电力设备数量有所下滑。三是印国内经济持续疲弱,投资意愿低迷,工程设备、钢铁制品等资本品进口出现下降。
国际商报:中印两国产品结构不同,互补性很强,您觉得今后中印双边贸易应在哪些领域进一步拓展?
王贺军:随着中印两国经济持续发展,双方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中印两国应加强对话交流,充分搭建平台,深化双方在铁路设备、电力设备、清洁能源等领域的贸易合作。此外,印度在农产品、矿产品、医药制品、IT产品等领域具有一定竞争优势,这也为中印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国际商报:您认为中印两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抵御经济危机等风险方面能够联手做哪些事情?
王贺军:作为两个重要的新兴经济体,中印两国肩负的使命同样任重而道远。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酝酿大发展、大变革的新时期,两国应进一步加强对话沟通,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国际金融监管、全球治理结构改革等方面协调立场,推动建立更加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
国际商报:今年金砖峰会的主题是金砖国家与非洲大陆的发展、融合。印度在与非洲国家全方位合作方面有哪些设想和规划?
王贺军:印度与非洲大陆历史上一直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双方经贸关系进一步深化。印度发起成立了印非论坛并分别于2008年4月和2011年5月举办了两届领导人峰会,印非经贸合作总体保持上升势头。2010年印非双方贸易额突破450亿美元,印度海外投资约三分之一在非洲。印度通过对非援助、技术培训、能源合作等形式,全面拓展双方经贸关系;同时充分发挥自身在技术合作、农业、基础设施、饮水和灌溉、咨询、教育、IT、医疗保健、能源资源等领域的优势,通过多种举措营造印非合作的良好氛围。
国际商报:近几年,印度和中国云南贸易合作不断加深。您认为印滇之间是否可成为中印互惠合作的好榜样?下一步印滇之间的互补性优势还会带来哪些商机?
王贺军:云南省和印度地理接近,传统友好关系源远流长,经贸合作起步较早。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云南省和印度经贸往来发展较为缓慢,双方贸易额较小,贸易结构单一,双边投资开展不足,这和双方的潜在合作优势极不相称。云南省应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产业优势,在有色金属新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疫苗研发等领域与印度积极开展合作,打造面向印度的产业集群和研发枢纽。
国际商报:今年年初,香料航空公司成为印度唯一一家飞往中国的私营航空公司。双方民间投资合作是否会越来越多?印度与中国南部省市的经济联系是否会越来越紧密?
王贺军:此次印度香料航空公司开通新德里至广州的直飞航班,体现出印度企业敏锐捕捉商机的良好能力和战略眼光。一方面反映了印度与中国南部省市密切的经济联系和活跃的人员往来,另一方面也将促进双方进行更为广泛的经贸合作。中印两国企业应抓住机会,拓展合作领域,加强利益共享。驻印度使馆经商参处作为中印经贸合作的前哨,愿意继续为中印双方企业的互利合作提供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