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17日文章,原题:老龄人口滚大银发市场 雪球中国还没准备好中国满60岁人口今年预计将突破2亿,并在2030年前后进入老龄化高峰期。去年12月中国通过“常回家看看”条款《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一方面社会舆论担忧养老“大堤”能否抵挡得住,另一方面企业盘算着,如何牢牢握住如此庞大的银发族市场商机。
调查显示,当前年轻人对养老问题表现出“工作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超过八成受访者期待国家加大相关投入。专家认为,整体而言,中国政府做了一定工作,但重视力度还不够。原因有几方面:首先是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来得太突然,全国都还没准备好。西方国家一般要50至60年,甚至要70年来完成老龄化,而中国大概只有20年。第二是中国老老人(75岁以上)特别多。第三是中国经济还不发达,目前还不能满足老龄化需求。另外,中国在养老机构方面,还没充分准备好。
中国目前城乡4.18万个养老机构共有养老床位365万张,平均每50名老人拥有不到一张床位。中国目前的养老服务,除了政府提供的基本养老,中高端服务仍稀缺。养老护理员更是短缺,且专业程度低。目前缺乏自理能力的3300万老人如按3比1比例配备,需要护理员1000多万名,但实际上从业人员不足百万,其中约一半还是文盲。
人们对养老的消费观念尚未成熟。中国老人对自己一般比较苛刻,乐意将钱留给子孙,除了生病不得不花钱,一般不太愿意或不舍得花在自己身上。也因此导致护理人员薪酬低,养老从业人员短缺。养老服务还存在结构性难题,例如上海中心城区养老机构一床难求,郊区却有许多空床位。(作者吴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