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超市中出售的鸡蛋和青椒答案显而易见,而要找到包含近30种原料的速冻比萨饼的原产地就不那么容易了。然而越难得到的信息,往往越关键。
马肉风波的源头目前仍在调查中:事实是马肉冒充牛肉上了欧洲很多国家消费者的餐桌,自今年一月中旬第一批问题“牛肉”曝光,相关部门一直在追查造假者,然而搜索进展并不顺利。爱尔兰的超市,在塞浦路斯采购的法国公司,北德的冷藏仓库――线索贯穿欧洲大陆。肉可能来自罗马尼亚,无法完全确定的原因是欧盟内部没有关于加工肉类标签的统一规定,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不明朗。
原产地扑朔迷离
“我们要记录从何处提货,又运往哪里”,德国一家大型物流企业的部门主管索德纳表示。如果运输的是包装食品,比如盒装牛奶、进口奶酪等,物流公司要和当地企业合作,重新进行包装、储存。中间环节繁多,导致很多经销商并不一定清楚食品的原产地。
“食品标签上的信息不足”,北威州消费者中心的瓦斯科说。上世纪90年代的疯牛病促使牛肉原产地说明的相关政策出台。然而这一政策只适用于未加工的肉类。“只要往肉里撒些盐或者稍作处理,就再不需要记录原产地”,瓦斯科表示。而类似于意大利千层面、比萨饼、酸奶等食品的产地则更扑朔迷离。
低价运输高价销售
说到酸奶:早在20世纪90年代伍珀塔尔研究所的伯格就曾就草莓酸奶的原料产地做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乳酸菌来自德国北部,又在南德得到进一步处理;草莓来自波兰种植园;其他成分来自荷兰。最后总部在杜塞尔多夫的公司将标签上的酸奶产地标为德国巴伐利亚。
当今运输成本低廉,食品生产企业灵活选择产地,低价进行生产。而环保主义者对此一再提出警告。之前“长途跋涉”的北海虾事件非常说明问题:德国企业将原虾运至5000公里外的摩洛哥进行加工,再转运回国内。当地人力成本低,手工剥好皮的虾被运回制成北海当地有名的海鲜三文治。
究竟是哪片海的鱼
联邦统计局数据表明,运输食品的数量正在持续上涨,其中既包括出口也包括进口。例如,德国2011年动物类食品进口额达到177亿欧元,而2000年的进口额仅有118亿欧元。
布鲁塞尔目前也在处理食品运输和原产地标签的问题,一项新的法案已经出台,2014年起正式生效。根据瓦斯科介绍,该法案规定,加工后的肉制品也必须注明原产地。对此瓦斯科所在的消费者中心已经呼吁了多年。目前的争论是,相关费用由谁承担。
不过也有正面的例子:最近德国超市里的一些冷冻鱼被打上“followfish”标签。2007年环保主义者,渔民和养鱼户们成立了该联盟。该联盟的产品都包含一个代码,通过该代码消费者可以在网上进行原产地追踪――在这条鱼成为盘中餐前,它究竟在哪片海里游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