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武汉落幕的第九届“中国光谷”光电子国际博览会上,众多国际通信专家都将目光投向了“宽带中国与光纤通信领域”的热点问题上。被称为“中国光纤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更是断言,“宽带中国”战略在中国“大有可为”。
作为世界上拥有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上网速度慢、下载流量低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网民。在中国,一项旨在“建光网、提速度、促普及、降资费”的宽带升级工程正在规划将拥有“光速”的光纤宽带送到千家万户。
这正如美国计划到2020年,在1亿个家庭中普及100M宽带,欧盟计划在2020年前保证欧洲境内一半以上的居民可以享受到30M的高速宽带服务。
5月30日,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首次明确提出实施这一计划,并将其定名为“宽带中国”;7月,中国又将“宽带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带动下,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近些年急剧增加。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会上给出的数据显示,过去短短的18个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增加了10倍,占到全球互联网流量的10%。
数据流量的激增对网络宽带提出来更高的要求,意味着需要大量光纤传输系统。赵梓森认为,光纤宽带业已经成为中国发展信息产业的迫切要求,中国提出的“宽带中国”战略对经济的发展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按照战略规划,“宽带中国”将加快信息网络宽带化升级,推进城镇光纤到户;部署下一代互联网,重点研发下一代互联网关键芯片、设备、软件和系统;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到2015年,“宽带中国”战略计划为超过2.5亿的用户提供高速宽带连接,城市家庭平均宽带接入能力达到20兆以上,农村达到4兆以上。
然而,现状并不十分乐观。用户不能显著地体验到光纤宽带的好处,运营商、开发商提供的服务“不到位”,这使得“宽带中国”遭遇了不少尴尬与非议。
目前,对于大部分宽带用户来说,平时上网主要是聊天、浏览网页、玩游戏等,而这些基本的需求一般带宽就能满足,因此居民更倾向于低价的传统宽带,而对光纤宽带这样“高级”技术“不买账”。经过数年的努力,光纤基本已覆盖大多数居民小区,但实装率却不尽如人意。
另一方面,电信运营主体的多元化使得小区光纤设施设备维修、养护工作的无法明确。为了抢占市场,同一小区往往有多家运营商铺设光纤设施,导致大量的重复建设。部分开发商在施工中不为光纤接入预留通道、接入设施等,物业公司还强行收取“施工配合费”等额外费用,导致小区不能实现光纤业务的公平接入。用户的利益受到损害,也是“有苦说不出”。
虽然“宽带中国”尚在起步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中国大型通信企业烽火科技集团技术总监李汉兵估计,未来3-5年内,光纤宽带市场将走上正轨,从而迎来大发展的时代。持有这样观点的还不止李汉兵一人。
早在1977年,在赵梓森的带领下,中国就诞生了第一个实用化的光纤通信工程。随着近年来技术的发展,宽带网络服务已经深入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民众生活,在商务交易、文化娱乐等领域都有良好的应用。
业内人士认为,“宽带中国“战略的好处远不止网速的提升和IT企业收入的增长,还将拉动光纤制造、网络设备、计算机和家电等相关制造业,形成很强的产业链延伸与带动效应。
中国工业与信息化部官员预计,未来三年内,中国光纤宽带投资将超过1500亿元。仅今年,基础电信业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00亿元,加上带动互联网企业投资,总投入将超过5000亿元,对拉动内需和促进消费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赵梓森对“宽带中国”的关注还集中在光纤宽带在农村的普及。他说,像“村村通”“路路通”一样,光纤宽带最终将普及到几亿农村用户,农村潜在的市场将是一块“大蛋糕”。
中国正在努力改变过去5年宽带建设在国际上相对落后,并且差距被不断拉大的不利局面。世界电信巨头阿尔卡特朗讯首席执行官本・韦华恩说,“宽带中国”工程不仅能给客户带来更丰富的业务,而且将推动中国电信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并将“使中国进入一个真正的数字经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