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2月16日电(记者于振海、魏飚)“以前村子的路坑坑洼洼不好走,没有卫生所,左邻右舍看个病要跑到几十里外的医院,现在这些难题都解决了。”山西右玉县李达窑乡范家窑村村民郝根说。这几年老郝在的村面貌变化非常大,村民吃上自来水,街巷铺了水泥路,村里还有图书室、体育场,这些过去连做梦都想不到。
郝根所经历的变化源于山西启动的两轮“五个全覆盖”。近四年时间,山西省实施的“十个全覆盖”,让全省28200个农村,2300万农村居民共享了发展成果,过上了与城里人相近的生活。
2008年末,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山西在制定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为核心的应对之策时,政府各级各部门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决定少一点大项目大工程,把惠民生、补欠账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将交通、教育、卫生、广电、饮水五件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生计难题列入“保增长”的投入点,以期收到既惠民利民又拉动增长“一石二鸟”的效果。
从2009年到2010年,山西省投资了300多亿元,在全省农村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全覆盖、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覆盖、村级卫生室全覆盖、村通广播电视全覆盖、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等五项民生工程。
经两年时间奋力建设,昔日的羊肠小道、泥泞土路变成了宽阔通畅的水泥路;狭小昏暗、陈旧破败的乡村学校变成了安全坚固、宽敞明亮的新校舍;广大农民告别了“小病忍大病哭”的窘迫,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的愿望;闭塞的偏远村寨看上了电视、听到了广播;以往喝高氟水、苦咸水、地窖水的村民喝上了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幸福生活像春风甘霖洒遍千家万户。
第一轮“五个全覆盖”让广大农民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保障和改善,村村通公路了,但农村街巷硬化率还很低,农村居民日常行走的仍然是“水”“泥”路,农民群众说虽然有钱了,但是连个好皮鞋都没法穿;粮满仓,果满树,猪羊满圈,但流通网络不健全;生活富裕了,精神和文化需求仍得不到满足。
“到村子路好走了,我们开始思量家门的黄土路啥时能变成硬化路?能看上电视节目了,但农闲时候也不能光打牌、还想像城里人那样扭扭腰,打打球,有个锻炼场所。”武乡县上司乡村民王宝军告诉记者,农民基本生活改善后,他们更希望过上像城里人的生活。
农业产值占山西地区总产值的6%,对一个快速发展的能源工业大省来说,农业是个弱质产业。全省6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快速的城镇化不能以牺牲农村为代价,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重点在乡下,实现科学发展、执政为民的理念,“三农”是重点。本着这些思考,山西省委省政府将五个全覆盖“升级换代”,农村民生工程的触角也伸得更广、更深。“十二五”头年,山西再投资300多亿元启动实施农村街巷硬化、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农村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五个方面的“全覆盖”。
“‘全覆盖’就是没有差别,既缩小城乡差距,也缩小村村差别,成体制改善“三农”条件,让农民的生产生活迈上新台阶,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展现新风采。”山西省发改委副主任王赋说。
“全覆盖”编织了惠民网络,让农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如今,在山西,城市里的超市开到了村口、水泥路铺到家门口、农闲也能看书运动休闲……朔州瓦窑头村村支部书记张秉文说,政府搞新“五个全覆盖”,我们是“走路不沾泥水、上学不用交费、看病方便实惠、闲了看书读报、老了有依有靠、我们农村的变化翻天覆地,老百姓都欢天喜地!”
“以前没有文化体育广场,村民们在闲的时候就是打麻将、说闲话,自从建起这个文化体育场所,我们在吃完饭之后都会不自觉来散散步,锻炼锻炼身体。”阳泉市平定县岔口乡村民杜计锁说。
“十个全覆盖”给农村带来新面貌,给农民带来新生活,同时也催生了农村新产业,政府新形象。山西各地已经把新“五个全覆盖”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要求相结合,工程推进中倾斜特色产业、包装特色产业、推出特色产业。
朔州市山阴县借助农村公路覆盖工程,发动群众和社会力量同时将通往种植园、养殖园的道路一并硬化,使当地农民致富路越走越宽;应县则利用文体设施覆盖工程提供的场地,恢复了当地舞狮、秧歌等传统文化,大大活跃了当地群众文化生活;长治市黎城县将当地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汇成一幅幅精美图案镶嵌在118个民俗文化村的大街小巷,使其成为该县吸引游客的靓丽风景。
“政府抓覆盖、百姓乐开怀”、“干部好与坏、就看全覆盖”、“民心工程深得民心”、“修的是路通的是民心”。采访中,记者总能听到山西省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全覆盖”工程的形象评价。“全覆盖”工程拉近了各级政府和农民群众的距离,让各级政府能有机会和时间倾听农村群众的诉求、办好农村群众的难事。
“两轮‘五个全覆盖’工程件件是实事,处处体现民生,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越过越祥和。”吕梁市临县白文镇南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建平说,“有了‘十个全覆盖’,就等于幸福把我们全覆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