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近几年中国汽车消费环境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最终这种改善的步伐始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与新车销量激增和汽车保有量膨胀相伴而生的便是日益抬高的汽车投诉案件以及更多投诉无门的无力申诉。而根据盖世汽车网在“3・15”到来前夕展开的一期主题为“直击汽车消费维权”的业界调查(调查时间为2 月28日至3月7日,参与投票人数1611位)投票结果显示,七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相比其他行业而言,汽车消费者所受到的权益保障相对较差。
政策因素
成投诉增长的主因
根据中消协在今年1月份发布的消费者投诉报告显示,2010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汽车投诉同比增幅达到了51.1%,使得汽车成为投诉量升幅最大的商品;另据由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清华汽车工程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汽车产品质量及服务质量投诉分析报告,在过去的一年中全国汽车产品质量及服务质量投诉由2009年的41.9%增长到了61.62%。
在调查中,来自政策层面的因素被业界视为导致当前汽车消费环境改善进程缓慢的主因:“政策滞后”和“政策执行不力”分别获得了26%和24%的投票率;“整车厂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以21%的投票率凸显当今整车厂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具备着强大的干预能力。
此外,“消费者话语权弱” 以及“媒体舆论监督不足”也各获得了22%和7%的投票率。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在法律政策未完全健全的背景下要想很快提升话语权至少在目前看来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汽车产品召回条例
即将出台
从业界预测的现阶段中国市场上应召回却未能召回的汽车数量比例,我们也可以看出整个汽车消费环境糟糕的另一面。参与调查的1611位业内人士几乎一致认为,目前至少有10%的汽车逃避了召回之责。其中,预估这一比例在10%~30%之间的人士达到了35%,30%~50%之间的为37%,认为50%以上的亦高达28%。可见业界对汽车召回制度的缺失抱有极大的担忧。
目前中国市场的汽车召回制度主要是按照2004年10月1日实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由于该规定在多方面不完备无法引起整车制造商在产品召回上的重视,由“部门规章”上升至“法律法规”的《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曾在去年年中拟具了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根据媒体最新的报道,这一条例有望即将出台。相信随着该条例的出台,召回制度的不断完善能有效改善整体的汽车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