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浩/CFP 图
粮食专家提醒,粮食安全不是战略问题,也不是行业问题,而是生存问题,不可懈怠。中国粮食安全虽无近忧却有远虑,需要未雨绸缪,全面布局
由俄罗斯小麦禁止出口和欧洲干旱引发的国际小麦价格飙升敲响了全球粮食安全警钟。虽然中国受此次粮价上涨的直接影响有限,但纵观我国粮食产业链,安全隐患还不少,如上游原粮炒作苗头频现、加工企业受两头价格挤压、外资加大介入粮食产业力度等等。
粮食专家提醒,粮食安全不是战略问题,也不是行业问题,而是生存问题,不可懈怠。我国粮食安全虽无近忧却有远虑,需要未雨绸缪,全面布局。
农民惜售 卖跌不卖涨
农民的习惯思维是卖跌不卖涨,农产品价格大涨时农民的心理预期就会升高,导致惜售;大跌时农民的心理预期又会崩溃,越跌越卖
往年8月中旬,早稻收购已经进入高峰,但今年8月以来即便我国早籼稻生产大省江西省,收购高峰也远未到来。
江西抚州市下辖某县一位从事粮食收购近20年的粮食经纪人王先生告诉记者,往年收粮时节路边排满了送粮车辆,而今年车队很少。除了部分个体商户和外资企业高价开秤收粮外,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收购比较慢,很多厂区一片空旷。
今年以来,南方早稻育苗、分蘖、抽穗期先后遭遇了低温阴雨、持续降雨和暴雨洪涝等恶劣天气,成熟期延迟,从而使得收购高峰期推后了10-15天。
抚州市今年早稻种植面积为240万亩,洪水灾害共造成170余万亩早稻受灾,其中绝收30多万亩,全市早稻总产量同比去年减产20%以上,仅临川区就减产1亿斤左右,受灾地区早稻质量也比往年降低,不饱满颗粒和杂质增多。
王先生说:“由于今年江西遭遇洪涝灾害,减产严重,加上已经开秤收购的价格也较往年高出不少,农民都看好今年的价格,不少村镇要等价格再涨涨才卖,他们期望价格能超过每百斤100元。”
不过,王先生认为,农民的期望值太高了,加工企业可出不起这个价。
他告诉记者,洪灾不仅使早稻减产,也使得早稻质量好坏参半,收购时农户往往要求将质量好的和质量差的稻子捆绑出售,这也增加了收购难度,“今年我一天仅收400吨左右,而去年每天则收1000吨,差了很多。我估算,今年价格基本稳定在每百斤96元,最多也就每百斤98元。”
据了解,部分其他地区,优质早籼稻收购价蹿升更快。江西九江市武宁县大部分早籼稻是淦鑫203,由于该品种米质好,农民惜售心理更为严重。该县个体粮商收购价每百斤已达98元,比去年每百斤上涨8元。江西南昌市南昌县的个体粮商主要收购优质早籼稻,收购价已经高达每百斤117元。
不过,粮价的上涨未必就会惠及农民。市场人士指出,农民的习惯思维是卖跌不卖涨,农产品价格大涨时农民的心理预期就会升高,导致惜售;大跌时农民的心理预期又会崩溃,越跌越卖。“这种思维导致他们不易赚钱,今年早稻收购价格已经大大高于往年,但农民仍然在坐等涨价。” 王先生指出。
收购减速 外商搅局
从“抢购小麦”到“高价收谷”,外商的行为带动了一批民营、个体粮商跟风炒作收购价格,导致农民价格预期走高,惜售心理严重
面对一路上涨的早稻价格,为了管理好收购市场,部分地区粮食局要求粮食经营企业执行缓购,建议他们超过每百斤95元缓购。
从收购总量上来看,今年国有粮企的收购份额明显减少。截至7月31日,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5个早籼稻主产省(区)各类粮食经营企业累计收购2010年新产早籼稻34.6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7.9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22.8万吨,占收购总量的66%,比上年同期减少9.6万吨。
然而,为稳定物价,在国有粮企缓购的背景下,8月1日,外资粮食企业益海嘉里(抚州)粮油食品有限公司首次在南方启动了早稻收购,益海嘉里出价每百斤98元,既高于今年国家制定的每百斤93元的早稻最低收购价,也高于目前江西市场早稻每百斤95元的平均收购价。
益海嘉里(抚州)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向媒体表示,他们的收购价已经从每百斤98元调整为97元,该定价是经过市场调查作出的决策。截至8月18日,益海嘉里收购早稻近300吨,计划收购量为1000吨。
其实,益海嘉里上半年已经在北方地区直接收购小麦26万吨,公司披露这些小麦全部属于生产自用,并不存在囤积。
对于外商的介入,业内专家指出,一些外资粮商从“抢购小麦”到“高价收谷”值得关注,外商的行为带动了一批民营、个体粮商跟风炒作收购价格,导致农民价格预期走高,惜售心理严重,而市场各方在价格上涨的预期中加大囤粮力度。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农村宏观经济室副主任李国祥则认为:“目前来看,外资进入收购市场动作还不大,收购量较小,不能左右市场价格。但是这种苗头值得警惕,中国的原粮市场不应该落入外资手中。我们应该控制外商进入农业的领域,最好将其控制在加工生产领域,不能让它向上游发展。”
加工行业重新洗牌
大型企业在粮食加工领域的投资增多,产能扩大,以价格竞争来抢夺市场,给中小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生存压力
毫无疑问,粮价上涨必然波及到下游加工企业。
据了解,今年小麦价格上涨就已经冲击到面粉加工企业,山东多家面粉厂面临停产。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农业分析师马文峰向记者透露:“原粮成本占了面粉加工企业生产成本的90%,今年受到灾害气候影响,小麦价格涨幅较大,企业感到压力很大。”
据他分析,面粉行业对规模效应敏感,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尤其巨大。
今年上半年,面粉加工企业的利润就已经跌入了低谷。今年上半年小麦的价格上涨了8%,而面粉价格只上涨了5%,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其中的差价基本上由加工企业承担,导致目前不足5%的面粉企业能够盈利,中小企业甚至一些大型面粉加工企业都出现亏损。由于大型企业在粮食加工领域的投资增多,产能扩大,以价格竞争来抢夺市场,给中小型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生存压力。
“进入7月,小麦价格仍然上涨不歇,绝大多数中小面粉加工企业被逼入绝境,纷纷停产。小企业投入的人力并不比大企业少,大企业可以靠规模效应、多元经营扛过去,而小企业不行,预计日产100吨、200吨的小企业都将被淘汰。” 马文峰说。
一家面粉公司董事长算了这样一笔账,小麦每涨1分钱,面粉就得涨1分5左右才能消化掉增加的成本,现在每斤原粮涨了6分钱,而面粉每斤只涨了两三分钱。自6月开始,企业只要开工就一直在赔钱。
马文峰指出:“目前粮食加工产业分化更为严重,品牌知名度高、资金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或拥有稳定粮食来源的国有企业,能够在这种形势下生存发展。”
但他也指出,我国面粉加工企业中,中小企业占一定比例,这些企业都是作坊式经营,关停成本低,到粮价下跌市场回暖时,又会冒出来。再加上面粉加工行业门槛低,日产200吨的小厂只要投资不到1000万元就可开工,所以现在一边有面粉加工企业关停,另一边又会有新开企业加入。
他指出:“面粉加工企业要想生存下来,活得好,就得搞好企业内部管理,进行新产品开发,加大技术投入,否则永远只能这样关关开开,做最低端的加工。”
粮食安全不可懈怠
当农产品供不应求时,外资企业为了谋取利润,放大市场价格波动,将会带来粮食安全的隐患
上游原粮炒作苗头频现、加工企业受两头价格挤压、外资加大介入粮食产业力度这些问题虽然还未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深远影响,但任其发展却会酿成可怕后果。如原粮炒作,山东金乡大蒜从2006年的疯涨到2008年的暴跌已经给蒜农们上了生动一课。
市场人士分析指出,近年来农副产品频遭爆炒,其中利润大多被贸易商获取,农民则因为信息不对称,踩不准价格点位,涨价也吃亏。如果农民及时知道价格上涨的信息和宏观经济的形势,有了分析市场的能力,就可以不再盲目地销售和采购,就会在价格的不断调整中卖产品。然而,据东方艾格调研结果,当前种粮农民多为没有能力外出打工的45至60岁的中老年人,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存在一定障碍。
李国祥指出,这只是农业的冰山一角,从长远来看,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前景并不乐观,“一方面人口增加、生活质量升级导致需求增加,另一方面耕地减少、气候多变、基础薄弱、科技进步缓慢等问题日趋严重,这些都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威胁”。
李国祥强调:“保障粮食安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有前瞻性的目光,全面的布局。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如保护耕地资源、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加快技术进步、理顺价格体系、适当引入竞争等等。”
在市场人士眼中,外资粮商的“跑马圈地”对我国农业的威胁更大。马文峰指出,外资粮商已经使得我国散、乱、杂、小的粮食加工行业面临残酷的洗牌。因此,通过政府行为和市场手段对国内粮食企业进行大力整合,不仅迫在眉睫,而且势在必行。
李国祥则指出,外资不是洪水猛兽,外资粮商进入市场有利有弊。即使是同一个外资企业,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带来的效果也是不同的,需要区别对待。
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外资弥补国内资金对农业投入的不足,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优良品种和先进管理经验,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比如某外资品牌推出的小包装大米,这种产品使用黑龙江当地的优质大米,收购价格每斤也比普通大米高出5到7分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发高端大米市场,既符合产业发展要求,也符合农民的利益,对促进我国大米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农业和食品产业链,带来了潜在的被外资操纵农产品资源和市场定价权的风险。当农产品供不应求时,外资企业为了谋取利润,放大市场价格波动,将会带来粮食安全的隐患。
《国际金融报》 (2010-08-23 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