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全国都要有近千万的考生为了博取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挥汗酣战。可是最近两年人们发现,这支赶考大军的人数在一年年缩水――去年较前年少了84万,而今年又较去年少了65万。两年累加,减少了大约150万人。这当中除了适龄人口数量逐年下降、义务教育阶段之后学生分流等因素外,弃考人数的急剧增多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
与国内高考降温相对应的是,以参加美国高考(简称SAT)为首,包括投考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洋高考”却在中国大陆急剧升温。如SAT,2003年在中国内地招生尚不足200人,而到了2009年竟达1.5万多人。北京、上海等一些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考生外流欧美的趋势尤为突出。据北京师大附中国际交流中心主任苏建华介绍,在该校2009年460名高三毕业生中,有55人放弃高考,其中大部分参加了SAT考试;而且早在高考之前,该校已有30多人被全美排名前50的名牌高校录取。我所在的江苏地区,一些名牌高中如苏州中学、南京师大附中等校每年也都有百名左右的学生直接申请、考取欧美高校就读。
记得在唐代,我们曾接收了大量的日本派华的留学生――遣唐使,今天我们的学子又纷纷拥向国外求学。无他,人往高处走,哪里的教育文化水平高,哪里便会成为人们苦苦争夺的教育高地,成为教育文化落后地区学生向往的圣地。但吊诡的是,为什么我们的经济发展迅猛,而教育却没有像公众所期望的那样同步发展,反成了人们诟病最多的领域?为什么“建世界一流大学”喊得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却要拿脚投票,纷纷舍近求远求学海外?
我们的教育界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确应当深思了。我们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投入、我们的办学思想、我们的育人方向……都应该拿出来好好敲打敲打,看看与教育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哪里。我们不妨来比较一下那些网站和纸媒上由各校推出的学校简介。简介是各大学表达自己的教育哲学的主阵地,从中有助于我们了解大学的目标和学术风气。北大、清华的简介,一上来就大谈校园坐落于清代的园林中、在颐和园和圆明园附近,然后就是吹嘘自己的设施、规模,你几乎看不出学校的教育哲学。而香港城市大学的简介,则充满朝气。该校明确提出“全面发展”和“国际视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哲学”、“应用研究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学生背景的多元化”等等――很明显,人家追求的不是“世界一流”,不是优越的地理环境,不是在基础科学的前沿突破,而是立足于全球化的高科技竞争和文化多元环境,把普通的学生训练成有国际竞争力的实用性人才。这种脚踏实地的崛起,给好高骛远地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不屑于探索学生发展途径的内地高等教育好好上了一课。
说中国大学不重视学生似乎也不对,君不见每年招生时节各大名牌高校哪家不为优质生源争得头破血流?可这是出于爱惜人才吗?否,他们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是借高分考生往自己脸上贴金而不是为了选择优秀的苗子来培养。我身边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例子:一所不太出名的中学的一名优秀高三学生申报北京某顶尖高校的自主招生,苦于没有过硬的申报材料,所以被拒绝,即便学生及家长到京找到该校招办也无济于事。但在高考中该生摘得了市状元,这时先前那所拒绝她的大学瞬间变换面孔,前倨而后恭,表示愿意拿出最好的专业听这位状元女挑选,但这回遭拒绝的却是他们了,那位女生回绝得很到位:“我不可能到这样势利的大学里就读。”美国名校多次拒绝中国的高考状元而中国大学却为招进哪怕是成色不高的高考状元而挥金如土甚至互相中伤――迥异的选才观决定了大学的办学高度。
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地区考生外流现象突出,其原因有二,一是这里的家长、学生更容易了解到中外教育的差距,二是经济基础决定了他们有求学海外的条件――这些促成他们毅然逃离中国教育。我真担心有朝一日我们的经济“全部发达”后,我们的学生会不会全方位撤离,让那些自我感觉良好正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的内地高校成为一座座空城?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