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往往是对的
回顾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发家史,股神巴菲特的很多决策虽在当时遭到市场普遍质疑,但到最后,股神往往以他独特的眼光和投资理念“笑到了最后”。
1973年,美国股市开始下跌,巴菲特逆市买入了大约1000万美元华盛顿邮报公司股票。原因是该公司旗下拥有华盛顿邮报、新闻周刊及几家电视台等优质资产,内在价值起码4亿美元,而公司总市值只有1亿美元,股价打了2.5折。但巴菲特没有想到,1973年和1974年美国股市继续大跌,尽管华盛顿邮报经营业绩持续良好,股价却继续大跌25%,巴菲特遭套牢。在一片批评声中,巴菲特依然坚持持有,他坚信邮报的垄断性竞争优势,因为他相信拥有一家名牌报刊,在当时来讲就好像拥有了一座收费桥梁,任何过客都必须留下买路钱。
2007年底,巴菲特持有的华盛顿邮报的股票市值高达13.67亿美元,比当年的1000万美元足足翻了137倍。
这样的故事在投资可口可乐、GEICO保险公司、吉列公司以及包括中国石油等身上一再频频上演。
在中国,为人们所惊叹的是巴菲特投资中石油一役,在2007年致股东的信件中,巴菲特写道:2002和2003年,伯克希尔以4.88亿美元购入了中国石油1.3%的股份,购买中石油股权时,中石油的总体市值大概是370亿美元,而我们对中石油的估值是1000亿美元;到2007年下半年,随着油价明显攀升,中石油的市值升至2750亿美元;相比其他石油公司,中石油股价偏高,所以我们将手中的股票以40亿美元全部卖出。
2003年正是非典肆虐的时间,香港股市一片愁云惨雾,巴菲特刚买入中石油股票时,也有一段时间被套住的。2007年中,巴菲特出售中石油股票后,受到了中国股民空前的批评,因为中石油股票在他出售以后一路上升,人们普遍认为巴菲特卖得太早了。然而,时间再一次证明了巴菲特决策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