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丝毫意外,中国的铁矿石谈判,在未开始之前,就注定了以无奈结局收场。
4月28日,随着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一句“钢铁生产企业出于自身生产需要,可以和三大矿商自行商议铁矿石进口”,热热闹闹的2010年铁矿石谈判,在中钢协无奈的沉默中落下了帷幕。
流失的话语权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对国际铁矿石需求的猛涨,中国钢企对铁矿石谈判的话语权日益重视,以中钢协为首的钢铁界人士多次充满信心地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理应拥有铁矿石谈判的话语权。为此,从2005年以来,中钢协多次描绘了获取话语权的终南捷径――以市场份额为要挟,铁矿石生产商听命于中国。2009年,这一点体现得最明显,中钢协下达了铁矿石降价40%-50%的谈判目标。
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不但去年中钢协没有达成谈判目标,今年三大铁矿石生产商变本加厉,把铁矿石推进到季度定价的时代,取代了长达40多年的长协机制。有专家估计,中国钢企为此将付出5000亿元的代价。
为何中钢协和中国钢企几经周折,却得不到想要的话语权?是我国钢企努力程度不够,还是国际铁矿石巨头太狡猾?
其实,中国钢企向来重视与国际铁矿石巨头的谈判,甚至把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3月16日,宝钢、武钢等十几家钢企老总联名上书,希望将进口铁矿石问题的解决上升至国家层面。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对此表示,商务部认为中国的利益应在铁矿石谈判中有所体现,主张维护铁矿石长期协议的价格形成机制,并称“商务部会积极给钢铁协会以及钢企在谈判中提供支持,包括必要的贸易手段的支持”。
而中钢协也一直表示,要整顿铁矿石进口秩序,坚决抵制矿商的季度定价方式,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还曾向媒体表示,“近来中国钢企没进口1吨三大矿商的矿石。”然而,话音刚落,中钢协却突然默许了钢企与矿商自行商议的权力。
“度人先度己。在矿石问题上,中钢协是国有企业的代表,存私心做事,自然会导致内部的分裂。”一分析师如是对记者表示,另外,从国际经济发展历程来看,矿企是西方金融资本的力量合集,钢企是新兴国家的代言,所以,真正承受涨价的,一个是新兴体,另一个是老欧洲。国际投行支持下的矿企,武装到了牙齿,高盛之类是他们的利益关联体,这也是一种贸易不平衡的体现。
分散的“中国力量”
其实,中钢协的完败“有迹可循”。首先,中国钢企虽然“势力强大”――占据全球前十大钢企中的五强、前二十强席位中的九席,但在铁矿石谈判中却是典型的“巨人侏儒”。归根到底,与内部的不团结有关。此前,由于拥有进口资质的大钢企靠倒卖铁矿石获巨利,使得没有进口资质的钢企迫切想获得可靠的铁矿石来源保障,导致了国内铁矿石贸易秩序十分混乱,并不断助推铁矿石价格一年高过一年。虽然中钢协再三表示,要整顿进口秩序,但由于大钢企与小钢企的利益诉求不同,最终导致铁矿石进口秩序年年整顿,年年无疾而终,没有产生任何一点积极效果。而由于内部不团结,给了国际铁矿石巨头可趁之机,他们可以在铁矿石谈判上轻易地声东击西、各个击破。力拓间谍案就是最好的证明。
其次,我国钢企的集中度不高,大中小钢企林立也是铁矿石需求年年上涨的重要因素。纵观国内钢企布局,可以轻易地发现,几乎所有钢企,无论是民营还是国有,几乎都是当地GDP和财税收入的重要保障。为了局部利益,各地都在大力发展、保护本地钢企,规模扩张成了中国钢铁界最自觉、最常见的发展路径。在此模式下,中国钢企如雨后春笋般成长,钢铁产量年年大跃进,跨地区重组却空闻雷声响,不见真文章。国际钢协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了5.678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百分比提高至47%,较2008年扩大了9%;同比增长13.5%,创下了单个国家粗钢年产量的新纪录。而今年钢铁产量将进一步增加,产能过剩问题更严重,超过1亿吨之多。毫不夸张地说,铁矿石巨头口中的“中国需求”,是建立在中国各地钢企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还拼命生产,以及钢材库存节节攀高的脆弱基础之上。
中国钢企要想真正取得铁矿石谈判主动权,关键是必须解决内部不团结、进口秩序混乱、产业集中度不高、跨地区并购重组困难这些“老问题”。目前来看,内部不团结、进口秩序混乱问题属于可以“手起刀落”、药到病除的问题,属于近水,可以解近渴,只要中国钢企一条心,站在同一立场上,一致对外行动,就能把三巨头的嚣张气焰打下去,即使达不到降价的目的,国际巨头也得重新审视中国钢企的话语权。
(相关报道见第三版)
《国际金融报》 (2010-04-30 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