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中石油发布消息称,中委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签署了胡宁4石油合作项目及长期融资合作等重要协议。根据协议,中方将向委方提供约200亿美元融资,25年合同期内,该项目将生产29亿桶左右的超重原油。委国家石油公司与中国石油签署石油购销合同,作为委还款保障。(4月21日《第一财经日报》)
有人形容,此次合作是“缺钱”的委内瑞拉遇到了“缺油”的中国,因为中国境内石油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而委内瑞拉目前处于“缺钱”状态。据委内瑞拉官方统计,2009年委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3.3%,其中石油行业产值比上一年下降了7.2%。2010年2月的失业率则高达8.6%。目前,委内瑞拉出口石油的一半以上都要销往美国,为了减少对美国的依赖程度,委内瑞拉最近开始寻求向其他国家增加出口量。
在这之前,2009年7月,中委双方曾签署金额为40亿美元的“贷款换石油”协议,两次合计为240亿美元,仅次于中国与俄罗斯2009年2月签署“贷款换石油”协议涉及贷款250亿美元的水平。从去年起,中国还先后与俄罗斯、巴西、厄瓜多尔、安哥拉、哈萨克斯坦等产油国签署过类似的协议。根据这些协议,未来20到25年间,中国将通过向上述6国的石油企业提供760亿美元贷款,以换取每年3000万吨左右的石油供应。
不过,中国与6国的“贷款换石油”,受到制约的因素较多,委内瑞拉对中国的制约条件还算比较宽松的,而有的国家却要苛刻得多。例如中国与巴西的贷款换石油协议,中国的贷款将以巴西的石油收入作抵押,但将用现金偿还——而不是石油。巴方按协议提供给中方的石油会按市场价或准市场价格出售,中方虽然名义上获得了“稳定的”石油供应来源,但实际的购油成本却省不下多少。
虽然委内瑞拉对中国的苛刻要少些,但如果单从石油买卖的角度看,中委的“贷款换石油”合作,中国并不会得到多少好处。一项数据表明,按去年7月双方第一次签定的“贷款换石油”协议,委内瑞拉每天应向中国输送约460000桶原油,但来自中国政府的资料显示,2010年1至2月,中国从委内瑞拉的日均原油进口量仅为132000桶。
进一步推断,如果中国不与委内瑞拉签署此协议,到时还得以时价买进别国石油。而这个协议只是用固定利率贷款确保了委方提供25年供油的保证。因此,只有到时候油价走低时,我们才能保证这笔美元贷款及其利息能够抵消掉委方提供的29亿桶超重原油中更多的一部分。由此看来,这份交易对中国来说并不划算。
实际上,“贷款换石油”完全是一个中国式的制度创新。中国作为国际能源市场的后进入者,面对早已被瓜分殆尽的“份额石油”市场,石油进口不得不主要依赖“贸易石油”。
与从国际市场上直接购买“贸易石油”和直接投资海外获取“份额石油”不同,“贷款换石油”虽然本质上也属于“份额石油”之一种,但所选择的谈判对象既不是财大气粗的中东产油国,也不是地缘政治风险极高的国家,而主要是与中国一样的新兴大国或中等新兴国家。
昨(20)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题为《中国“贷款换石油”的考量》的文章认为,中国“贷款换石油”攫取能源的举动似乎有些幼稚。从经济角度讲,中国实际上是买进了大量远期大宗商品期货合约。《金融时报》的说法有一定道理。的确,中国与6国的贷款换石油,相当于以一个比较优惠的条件将外汇储备转化为石油储备(存在它国的油田里),只是一个“标准出口融资合同”而已。
当然,中国与6国签定的“贷款换石油”协议才一年多时间,到底我们是赚了便宜还是简单的双赢,或者做了一种并不划算的买卖,现在还很难下结论。不过,也有的业界人士认为,“贷款换石油”是赢,而且是双赢。对正需要现金的委内瑞拉、俄罗斯等国而言,这些协议的签署,对方拿到了巨额的平价贷款,还增加一条出口原油的渠道。对中国而言也增加了一条进口石油的渠道,进而能保障国内石油安全。从中国的能源战略角度分析,中方与委内瑞拉、俄罗斯等国的合约储备石油,将有助于中国增加战略储备,这些国家可望成为中国石油进口的战略来源地。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