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上,湖北省教育厅某官员陈传德批评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不正确,称“有业不就”、频繁挑选岗位、毁约、岗位资源流失等现象时有发生,令人痛心。(3月31日《长江日报》)
领导的苦衷自然可以理解、相信,可问题是,连保安都要招硕士,连城市的掏粪工都招学士了,社会上的不就业现状真就像这位官员所说的“有业不就”吗?是这一代大学生太不安分守己,或是太过挑剔,还是因为其他原因?
从社会环境角度讲,人才的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必然。是现在的社会机制给每个人创造了“人往高处走”的机会,而不能将这种人才流动归结于主观方面的“有业不就”。
植物学中有著名的“向性运动”,其大意是指,所有的植物均有向光、向水、向肥的特性。人类也是这样,哪个职位提供的待遇好、福利高、压力小、工作轻,哪个岗位的竞争就越是激烈。再加上,跳槽是个非常自主的事儿,即便权力很万能,也挡不住公民有换工作的权利自由。难道只有不跳槽的公民才是好公民?如果真是那样的话,相信我们身边也不会有几个胸有大志的跳槽者了。
可见,“有业不就”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从人性追求和社会机制的角度讲,都是必然。相反,我们还要看清楚,人才流动如此频繁的背后,又有多少社会岗位不尽如人意呢——就连掏粪工的工作都被抢破头了,整个社会能提供给大学生们的就业岗位,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在本质上,官员口中的“有业不就”的反面应该是“无业可就”的悲惨现状。
作为教育部门的官员,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思维,也非常正常。因为,政府官员关心的是就业率这个单纯的数字,至于走上岗位之后的权益问题、稳定问题与人的发展问题,与政绩考核无关。在这样的语境下,出现“有业不就”的论断,也就不足为怪了。
(责任编辑:冯兴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