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政策连续巩固经济回升基础 抓紧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主持人:本报记者 叶晓楠 李有军
嘉 宾:厉以宁(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
张小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贾 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叶 青(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
2009年以来,在政府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增长在年内出现“V”型反转,成功实现“保八”。但是,在经济上升的周期中,同时也出现了资产价格泡沫再现、通货膨胀风险上升以及短期资本加速流入等问题。中央政府提出“管理通胀预期”,强调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就此,本报采访了几位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
3%左右通胀率可以承受
记者:中国是否面临经济增长过热的局面?通胀的压力来源何在?
厉以宁:判断经济运行是否处于警戒线以上,一般采取两个指标:一是通胀率,一是失业率。现实经济是非均衡经济,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失业率和通胀率。根据中国经济运行的多年经验,如果经济持续增长,增长率保持在8%左右,那么,3%左右的通胀率是会相伴而来的,也是中国经济可以承受的。从当前来看,通胀只能说是看到了一个预警,还不能说已经出现。所以,目前仍应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宜改动,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同时使中国经济回升的基础更巩固一些。
张小济:仅从近来CPI由负转正即预言通胀来临不成立。当然,去年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确实存在银行信贷发放过快、资金流量过大的状况,有可能拉动物价上涨,目前所需要做的是对通胀的预期进行管理。根据中国国情,通胀压力主要来自于农产品和资源价格的上涨。我判断,至少在今年第二季度以前,物价大幅上涨、发生恶性通胀的可能性不大。事实上,温和的通胀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与当前国家经济的复苏也是匹配的。
结构优化调整正当其时
记者:目前,加快资源税改革的呼声颇高。请问改革一旦实行,是否会刺激物价加速上涨,增加通胀压力?
张小济:通胀尚未构成现实压力,目前不用发力对付通胀,这给了我们非常宝贵的时间窗口,政府应当充分利用这个时机,进行各种价格体系改革,对于已经开展的价格改革,要坚决执行。当务之急是启动资源价格改革,逐步理顺扭曲的资源价格体系,推动资源税负关系调整。前几年曾经反复讨论过资源价格改革,但一直找不到恰当的时机启动,而目前正当其时,应该抓住这个时机。
贾康: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结构,需要充分利用资源税、环境税等,当下正是强化这种经济杠杆的时机。因为宏观经济中通货紧缩压力已不复存在,通胀虽有预期,但还未形成较大的现实压力,我们应不失时机地推出资源税税负向上调整的改革,更多运用经济手段的力量淘汰落后产能,促使企业节能减排、升级换代。当然,资源价格改革最终会传导到消费品的价格上,所以政府也应注意做好对低收入阶层人群的帮助。
调控要有差别地进行
记者:从2月25日起,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请问此举是否说明中国在为应对通胀预期做准备?对于引导和化解通胀预期,防止其积累放大,有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