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区域经济的发展合力
高铁建设不仅不会带来债务危机,还会带动经济快速发展——这是王德荣的判断。在他看来,我国修建及规划中的高铁基本上都位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城市,其建设会与经济发展互动,形成良性循环。
运营一年多的京津高铁也印证了这一点,显示出高铁建设在扩大内需、改善生活和增加就业等方面的明显促进效应。铁道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8月1日至10月30日,短短3个月,京津城际铁路共运送旅客423.3万人,产生营业收入2.5亿~2.9亿元,还带动了广告、餐饮业等的发展。
大规模的高铁投资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布局的调整。以将在2010年完工的京沪高铁为例,这条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纵贯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七省市,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这些省市面积占到全国的6.5%,人口占全国的1/4,GDP占全国的40%,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客货运输需求旺盛。可以预期,这条铁路在支撑区域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构建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促进城镇一体化进程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如今,当地是否建有高速铁路,已经成为投资考虑的重要指标之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关中城镇群、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隆起带等区域的经济联系与文化合作正在被重新定位。到2012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里程达1.3万公里,铁路调整区域经济布局、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拉动经济“快跑”的突出效应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明显。
受访专家还强调道,我国高铁的盈利点并不仅仅在客运上,技术出口业已进入实施阶段。
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向本刊记者介绍,目前,中国铁路在高速动车组、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建造技术和既有线提速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已经形成集设计、施工、制造、运营管理于一体的成套先进技术,其在铁路研发、建设、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高铁技术,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编辑:欧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