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作为独占全球汽车制造商头把交椅70多年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4月28日公布了最新生存计划。根据这一方案,美国政府将成为通用汽车的大股东,而通用汽车将再获得116亿美元的联邦救助。这意味着金融危机之下,国有化手段不仅被美国用来救助金融业,而且也成为汽车业的救星,通用汽车正朝着国有化道路挺进。
此前,为了应对持续恶化的金融危机,美国政府掀起了一轮国有化浪潮。2008年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陷入困境的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承诺拿出最多2000亿美元支撑“两房”资产。几天之后,美联储又与美国保险巨头AIG达成协议,AIG获得美联储850亿美元的过渡贷款,美联储将会获得AIG发行的权证,进而获得AIG79.9%的股权,而AIG的全部资产都将被用于贷款抵押。如果加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的援助,AIG到目前为止已获得了超过1800亿美元的政府资金援助。2008年11月23日,美国政府宣布与花旗集团达成协议,拟向后者提供一揽子救助方案,其中包括为花旗集团的3060亿美元债务提供担保,并注资200亿美元。2009年2月底,美国政府同意将250亿美元的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从而以36%的持股比例,一举超越持股4.5%的道富银行,成为花旗银行的最大股东。
翻开美国历史,不难看出,20世纪以来美国政府也曾多次采取类似国有化的手段。归纳一下,大致是在以下两种背景下发生的:一种是战争需要。例如,为确保战争物资、军火及军队的运输畅通,一战期间,美国政府就曾将电报电话公司、铁路公司以及知名枪械制造商史密斯-韦森兵工厂等收归国家管理。二战期间,政府又接管了包括铁路、煤矿、中西部卡车公司以及包括蒙哥马利百货连锁店等在内的几十家公司。另一种是应对经济萧条。最典型的例子是在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1932年开始的“罗斯福新政”使得美国政府全面干预国家经济。罗斯福上任100天内接连出台15个法案,并设立专门政府机构强力推行,其中为了重建被“大萧条”摧毁的金融体系,美国政府宣布成立国有的“复兴金融公司”,用13亿美元购入大约6000家银行股票,以清除不良金融资产,确保充分的资金流转。
尽管历史上美国有过几次国有化的救市案例,但严格来说很多时候并非真正的国有化。例如,有研究发现,战争期间被美国政府控制的企业数量有限,多为军需要害部门;国家只是投入管理,并未注资、入股,股权仍掌握在原有投资人手中。正因如此,战争结束后,这些国有企业又大多归还私人资本家并给予补偿。事实上,二战之后,美国一直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旗帜,自由经济被吹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优胜劣汰,一切以市场法则为法则”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共识。
美国政府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再次祭出国有化的撒手锏,显然与美国一向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干预市场运行的理念是相背离的,但危机之下,稳定市场信心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嘲笑归嘲笑,当前美国国有化浪潮已成既定事实,美国政府对AIG、通用汽车等的注资力度也均是“史无前例”的。在我们看来,不论是美国当前的政治制度,还是主流的市场经济理论,以及美国人的价值观,都意味着美国的国有化道路不会平坦。国有化并不是美国政府的拿手好戏,像这种国有化的改革,意味着现在美国的资本主义一下子进入到了其并未真正熟悉的领域,接下来如何管理这些国有化企业对美国政府来说还真是一个问题。
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下,为避免更大的损失,美国政府采取了国有化这样一个手段来拯救萎靡的经济。在我们看来,这显然只是治标不治本的举措,美国的制度和市场环境决定了国有化这种措施只是一种临时手段,国有化后的效率问题、如何对经营者进行约束等必然是美国政府的心腹之患。在经济真正复苏之前,这盘未下完的棋足以令美国政府犯愁了。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陈和午 编辑:王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