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担忧中国楼市危机 对救市不乐观
[ 2008-10-27 13:50 ]

中国楼市能否迅速回暖?国际社会也在跟着操心

虽然中国政府加大了政策调整力度,但海外媒体对“救市”效果并不乐观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在深圳的一次偶然采访,让基思·布拉德舍有了新的发现。

一个去年开盘的住宅小区里,780户中只有50户入住;附近一个建筑工地停着24台起重机,但只剩2台在工作。凡此种种,让这位《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开始对中国楼市的不景气感同身受。所以,当中国财政部在10月22日下调房地产税费、降低房贷利率等通知下发后,他立即开始撰文探讨“救市”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的影响。

中国楼市的一举一动,都在吸引着许多像布拉德舍这样的外媒记者的密切关注。

“中国政府在力保房地产业”

“中国政府的做法看起来还不错。”布拉德舍引述在北京工作的外国地产专家乔尔·罗思坦的话评价道,而他的文章标题则是“中国银行业迎接楼市余震”。

10月22日,财政部发布了一系列刺激中国居民购房的新政,其中包括:从11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首次购房首付最低调整为20%等等。

在《华尔街日报》记者巴特森看来,这些政策意味着中国政府在力保房地产业的发展,因为在出口放缓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寄希望于拉动内需。巴特森认为,中国的住宅投资占经济的比重甚至比美国还要大,“去年已升至GDP的10%,而美国的这个比例为4.6%……如果房地产业继续下滑,中国可能难以将增长率保持在8%以上。”

“救市”政策出台两天前,巴特森就在一篇题为《世界感受中国经济放缓之痛》的文章内中写道,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导致中国对钢材、水泥和铜等工业产品的需求走软,韩国石化企业SK公司的发言人说,SK希望中国市场的需求不会进一步下滑。

担心“次贷危机”在华重演

不难发现,海外媒体普遍关心中国楼市的萎靡是否会酿成金融危机,因为引爆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正是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的次贷危机。而且,“救市”政策中,银行业“看似损失较多”。路透中文网就分析称,虽然新政是鼓励自住购房需求,但将首付比例从原来的三成降到二成,利率又打折,不仅压缩了银行的利润空间,也加大了银行的风险。

而根据巴特森的观察,中国银行业的风险并没有大到严重的程度,“房地产给金融体系带来的风险似乎比美国小”。《国际先驱论坛报》也发表布拉德舍的观点认为,尽管中国银行系统问题不少……在对抵押贷款的监管方面比西方严格很多。比如,中国人购房的首付比例非常高,很多人宁可从亲戚朋友那里借钱也不贷款。

对“救市”效果不乐观

虽然中国政府加大了政策调整力度,但海外媒体对“救市”效果并不乐观。

据彭博社10月23日报道,瑞士信贷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认为“救市”几乎无效,因为没有触及拖累房价下跌的两个根本因素:地产商面临的现金流压力,以及消费者对房价进一步下跌的预期。他判断未来半年到一年内,房价还会跌10%。

《华尔街日报》也表示,中国的购房者都认为房价将会下行,而开发商不想降价。这种态度可能导致一个恶性循环:买家观望,开发商收缩建设计划,进而加剧经济低迷,鼓励买家等待更长时间。

政策力度还不够大,也是外媒认为“救市”效果有限的原因。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发表评论,认为新政不够明朗,“去年9月,政府出台了对购买第二套房的限制,是对购房市场的急刹车,现在这些严格的限制还没有被抛弃。”对此,安邦集团经济分析师徐斌表示赞同,他认为,政府对购房的鼓励政策还会在今年底或明年初陆续出台。

“我还是看好中国的房地产前景,因为住房需求确实很大。”徐斌说道。这个判断,与《华尔街日报》记者巴特森很相似:“尽管全球的房地产泡沫都已破裂,但中国市场却被认为有所不同,因为其房屋建设的增长较少受到金融杠杆的推动,而主要是由于城市化人口迅速增加带来的真实需求。”(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记者:王晓洁)


 

相关新闻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