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企业重返伊拉克 首单30亿美金
[ 2008-09-03 09:45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在伊拉克战争结束5年之后,中国石油企业重返伊拉克石油市场的机会终于降临。

  8月28日,路透社援引伊拉克石油部长沙赫雷斯塔尼(Hussein al-Shahristani)的消息称,伊拉克与中国已就一份价值30亿美元的石油服务协议条款达成一致,这是萨达姆政权垮台后伊拉克首次与外国企业签署重大石油合同。

  重返伊拉克

  据称,上述合约主要针对伊拉克境内的阿赫代布(Adhab)油田。11年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下称“中石油集团”)曾经通过旗下一家子公司,与伊拉克前政府签署协议,取得该油田50%的权益。

  8月29日,记者致电伊拉克驻中国大使馆,一位负责的使馆秘书表示,关于此事,该处尚没有正式发布消息。但该人士向记者确认,“这件事情目前在伊拉克国内媒体已经有广泛报道。”

  当日,中石油集团国际部一位负责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无法披露这一事件的任何消息。“只能说还没到我这儿,不到对外披露的时候。”该人士说。

  据了解,阿赫代布油田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东南160公里处。中伊双方最早达成共同开发的协议是在1996年。资料显示,中国方面的代表是一家名为绿洲石油的公司,绿洲石油由中石油集团和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共同成立。

  阿赫代布油田发现于1979年,位于伊拉克中南部,其石油储量约为10亿桶。1996年6月,伊拉克与中石油集团就合作开发阿赫代布油田签署协议,由于当时伊拉克被联合国决议制裁,处于石油禁运之中,双方约定待联合国撤销对伊拉克的制裁之后即行开发。

  据悉,根据当时中伊之间的协议,中方将投资12亿至13亿美元开发阿赫代布油田,目标是日产原油9万桶,合同期限23年。前伊拉克石油部长阿米尔当时表示,合同期内将开采阿赫代布油田储量的一半,预计伊拉克每年从该油田获得的收入为4亿美元,总收入有望达到100亿美元。这是伊拉克与中国签署的第一个石油开发协议。

  但是,未等到阿赫代布油田开发,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后萨达姆政府倒台。至此,关于阿赫代布油田的合同是否继续履行,被各方所关注。

  此前,同样是与萨达姆政权签署的能源合作协议,俄罗斯大型私人石油公司卢克公司的合作条款遭到了伊拉克政府的否决。

  直到2006年10月,伊拉克新任石油部长沙赫雷斯塔尼访问中国、澳大利亚和日本三国。期间,沙赫雷斯塔尼表示,当年11月中伊双方代表将就恢复开发阿赫代布油田展开谈判。不过,以前的合同条款需要重新审查,并且一切需要遵守伊拉克未来的新石油法。

  随后,2007年3月,中石油集团代表抵达伊拉克,与伊方谈判恢复开发阿赫代布油田一事。2007年5月,沙赫雷斯塔尼在出席第二届亚洲能源部长圆桌会期间表示,中伊将就上述项目进入合同谈判。

  最为重要的进展发生在近期。2008年8月12日,伊拉克石油部长沙赫雷斯塔尼在同中国驻伊大使举行会谈后发表声明,伊拉克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预计将于近期签署因2003年伊战而一度取消的Ahdab油田开发协定。

  沙赫雷斯塔尼表示,签约仪式最快将于8月底访问中国时举行。

  中国获首单

  据了解,中石油集团所获得30亿美元石油服务合同,是战后伊拉克与外国石油公司所签署的第一个石油开发合同。

  “这一合约的最大意义在于,中石油成为第一家在伊拉克新石油产区的大型油田进行开发的海外企业”,路透引述全球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分析师Alex Munton的话表示。

  在1990-1991年的海湾战争,以及2003年美军领导多国部队侵入伊拉克推翻前总统萨达姆以来,伊拉克国内严重缺乏外来投资。该国拥有世界最后部分廉价的、尚未大规模开采的石油储量。

  “伊拉克方面对于吸引外国投资的需求十分迫切,”中国能源网CIO韩晓平对记者说,“坐拥丰富石油储备,在全球石油价格高涨的背景下,却无法获取石油财富,连运动员的参赛费用都支付不起。”

  “这项协议实际上是在以前基础上恢复谈判,条款作了很大的调整,使之符合两边关系的原则。”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震对记者说,“伊拉克重建,需要外国公司参与。”

  “当然,这也是战后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对中国公司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王表示。

  “协议签了之后,之后的如何执行值得关注,”韩晓平表示,“目前最大的风险是安全风险,当地治安混乱。而中国当前对于海外人员的安全又特别重视。”(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