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今年第一季度,受金融市场动荡、美国经济可能衰退、通胀压力加大等不利因素影响,全球经济显著减速:美国经济结束6年的扩张期,日本和欧洲经济复苏乏力。不过,仍在高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多少为世界经济提供了平衡力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发达经济体今年经济增速将降至1.3%,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降至6.7%,出现全球性衰退的概率为25%。
全球各地区面临不同考验:美国着力稳定金融市场,避免陷入经济衰退;而对欧盟和新兴经济体来说,通货膨胀则成为最大威胁。
美国经济濒临衰退
IMF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将出现轻度衰退,全年经济增长率仅0.5%。经合组织预计,美国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0.1%,二季度零增长。
第一季度,美国失业率升至5.1%,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5年来最低水平,服务业连续3个月收缩,住房市场持续恶化,信贷紧缩未能有效缓解,金融动荡影响到更深经济层面。
事实上,美全国经济研究局主席费尔德斯坦、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等经济学家都已先后预测美国经济将陷入衰退。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也认为美国经济有衰退可能,但他预计在货币和财政政策刺激下,美国经济最早今年下半年将恢复增长。
美国经济除衰退“近忧”外,还存通胀“远虑”。美联储不断降息为未来的流动性过剩埋下伏笔,美元贬值、能源食品价格高企等也将导致美国未来通胀压力骤升。
日欧经济复苏乏力
IMF预计,今年日欧等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预计今年日本经济增长率将由去年的2.1%降至1.4%,欧元区也将由2.6%降至1.4%。
随着美国经济放缓,至2月份日本对美出口连续6个月下降,但对新兴市场出口增加起到了部分弥补作用。日本政府预计,受企业设备投资、工矿业生产下降等因素影响,今年一季度日本经济复苏势头处于停滞状态。
日本经济界对经济前景的看法更为悲观:次贷危机的影响可能存在滞后性,美元贬值趋势难改,因此日本工矿业生产和出口二季度仍有可能继续恶化。
欧洲经济同样复苏乏力。但由于新兴经济体增长仍较强劲,欧盟委员会认为欧洲经济也展现出较大弹性。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何帆博士认为,次贷危机以及美国经济减速和欧元升值导致的出口下降,是影响欧洲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
欧元对美元一季度继续快速升值,一度逼近1比1.6。欧元持续升值导致欧元区1月份贸易逆差再创欧元诞生以来新高。欧洲银行业的次贷损失估计近800亿美元,金融市场陷入信贷紧缩,投资者信心受挫,作为经济增长引擎之一的投资短期内也难有起色。
不过欧元区最大的问题还在于通胀压力。3月份欧元区消费物价指数上涨3.5%,再创欧元启动以来最高纪录;2月份批发物价指数创18个月来最大涨幅,通胀预期加大。
欧洲央行迄今仍坚持把控制通胀作为首要政策目标,拒绝跟随美联储降息步伐。何帆博士认为,美欧经济面临的不同问题及货币政策“着力点”的不同,使全球经济的变化更趋复杂。
新兴经济体增速仍保持高位
IMF预计,今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将由去年的9.7%降至8.2%,中国和印度今年经济增长率将放缓至9.3%和7.9%。不过,美国金融风险外溢、全球贸易萎缩及通胀将令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面临不确定因素。
由于经历此前数年的经济快速增长,过剩产能已充分利用,资源供给压力陡增,以及食品和燃料价格上涨导致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通胀风险。俄罗斯1月份通胀率达12.8%,中国2月份通胀率升至8.7%,印度通胀率在3月底超过7%。对新兴经济体而言,应对通胀可能比应对美国金融动荡和全球经济放缓具有更大挑战性。
世行认为,东亚特别是中国已构成一股与工业经济体增长放缓相抗衡的力量。由于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和结构改革十分稳健、银行系统和财政状况良好、外汇储备充足、贸易和资金流动多元化,美国经济衰退不会对其经济造成严重损害。
不过,虽然新兴经济体依赖发达经济体商业周期的程度有所降低,但外溢效应仍未完全消失。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金立群认为,尽管亚洲区内经贸关系得到强化,在一定程度有助于缓和世界经济放缓造成的冲击,但这种内部融合不具备很强的独立性。亚洲仍依赖欧美的最终产品市场。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劳拉·泰森的判断是:如果美国经济发生较严重衰退,全球经济难逃其祸;如果衰退比较微弱,新兴经济体将提供抵补力量。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