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未现拐点 高位振荡加剧通胀压力
[ 2008-04-03 17:24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4月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每桶比前一个交易日下跌60美分,收于100.98美元。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5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下跌13美分,收于100.17美元。在国际原油价格出现多日下滑趋势之后,油价拐点说又卷土重来。与“油价拐点说”尚存争议不同,接受采访的专家们对高油价带来的通胀压力则持一致看法。

油价未出现拐点

数据显示,自2004年以来,国际油价走势开始出现持续攀高和大幅振荡。2007年国际油价上涨了58%,本月更是突破每桶110美元。

国际油价已经出现多日小幅回落。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邓郁松明确表示,“不能据此说油价出现拐点”。他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指出,在市场供求整体平衡的背景下,随着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掌握国际油价话语权的不断扩大,其依然会维持高油价政策。未来国际油价还将延续现在的高位大幅振荡态势。

OPEC的原油产量占全球的40%。OPEC此前也多次表示,“如果油价出现下滑,OPEC会考虑减产。”

“每年这个时候油价都会出现微幅下滑,所以这次油价出现回调属于正常情况。”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还不能认为油价出现了下滑的拐点。”

金石期货研发部研究员陈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几年亚洲国家对原油的刚性需求逐步增大,短期内国际油价还会在100-110美元区间振荡。随着石油消费进入“淡季”的第二季度,油价出现高位回落的可能性不大。

高油价传导通胀压力

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康斯坦西奥日前表示,油价近期大幅上涨成为欧元区通胀和经济增长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王震说,从历史上看,几次油价大幅飙升都对全球经济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冲击,致使经济飞速增长的欧美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期。他认为,未来世界经济能不能承受通胀的压力要看未来美国经济的表现,如果占全球消费总量30%的美国经济继续衰退,那么世界经济则会很容易陷入高通胀困境。

“由于国际油价不断持续走高,通胀风险日益加剧,现在全世界经济已经出现明显的放缓迹象。”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向本报记者谈出自己的看法。

刘元春认为,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将会进一步加剧通胀的压力,而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接近50%。油价飙升给许多国家的经济罩上了一层阴霾,并成为诱发我国通胀压力过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我国在治理通胀问题时,“不能不考虑国际油价输入的通胀性因素。”

消化通胀能力减弱

国家统计局3月28日公布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月份,我国宏观经济景气预警指数为117.30,与上月持平,连续第6个月处于代表偏热的“黄灯”区。

刘元春说,目前全球经济消化高油价所诱发的通胀能力趋于饱和,国内前几年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消化通胀的能力正在减弱。

“国际油价保持高位运行,将加剧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王震表示,国际油价持续攀升,会推高国内CPI,进而导致消费者生活成本的增加。

“我国为了缓解高油价的冲击,目前主要运用价格管制和补贴等行政手段,从中长期来看,行政干预的手段肯定不行。”刘元春认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向最终消费品价格的传递率会更高,传递周期会更短,缓解成本冲击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未来由持续性的结构性价格上涨,转变为全面价格上涨的风险正在逐步加剧。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