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与PPI联袂上涨 年内加息可能性增大
[ 2007-11-14 10:41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11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5%,与8月份涨幅持平,是199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前,9月份CPI涨幅曾一度回落到6.2%的水平。

另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10月份增长3.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双双创下2月份以来的涨幅新高。

专家指出,CPI、PPI联袂上涨,表明通胀长期化风险加大,预计年内央行将再进行一次加息。

CPI涨幅为何出现反弹

10月份CPI与前几个月一样,继续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农村涨幅高于城市,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城市上涨6.1%,农村上涨7.2%;二是食品上涨高于非食品,食品价格上涨17.6%,非食品价格上涨1.1%;三是消费品上涨高于服务价格,消费品价格上涨7.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

我国从2003年连续4年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但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快速攀升,特别是3月份以来,CPI涨幅连续八个月超过3%的警戒线,8月份CPI更是创下十年新高,达到6.5%。虽然9月份有所回落,但10月再次反弹。

10月份CPI反弹的主要原因是受季节变化鲜菜价格上涨较快以及入秋以来猪肉消费量增价涨,涨幅排在前三位的食品是猪肉、肉禽及其制品、油脂,其价格分别上涨了54.9%、38.3%、34.0%。此外,鲜菜价格环比上涨幅度最大,从上月上涨12%进一步上升到29.9%。

与上月相比,食品价格涨幅提高了0.5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涨幅提高了17.9个百分点。而油脂价格、鲜蛋价格、水产品价格和调味品价格涨幅则比上月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受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大涨的带动,10月份国内油脂市场行情继续呈震荡上涨态势,尤其在中下旬,豆油、菜油、棕榈油、花生油、棉油均有明显上涨,并在高位站住。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目前国内食用油价格偏高,市场接受需要时间,继续上涨将相对缓慢,但由于原料成本的持续走高,后市也易涨难跌;同时,国际原油价格也在历史高位,使市场的目光又再一次转向生物柴油,豆油、菜油、棕油的潜在需求有大幅增加的可能,这均支持国内食用油价格居高不下。

此外,受国际粮价普遍上涨的影响,我国粮食价格上行的压力仍然存在,上述的这些食品类价格未来的上涨空间还很大,CPI很可能持续保持目前的高位,甚至有所突破。

能源和资产价格步步紧逼

新加坡发展银行驻港经济学家梁兆基认为,未来我国物价上涨将从食品类价格上涨扩大至其他产品类别,主要由能源、劳动力、资产价格所引起。

事实上,非食品类价格近期也出现了加速上行趋势。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对CPI上涨的贡献之比为5.9:0.6,而10月份这一比例为5.7:0.8,非食品价格尤其是服务项目价格对CPI上涨的推动作用增强。

“本月开始实施的成品油价格上调将加大国内交通、服务业等行业价格上涨压力,使得居民消费价格进一步上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未来CPI涨幅可能高达7%-8%。

此外,10月份我国外贸顺差再创新高,达270亿美元,巨大的流动性将继续推高资产价格,物价水平短期内很难回落。央行今年三季度的报告也指出,我国能源价格存在上涨压力,从劳动力成本看,工资上行压力也将增大,通胀压力将继续存在。

但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资源、能源价格的调整对于CPI涨幅的短期影响有限,他表示,包括水、电、气、煤、油在内的价格集体上升10%,短期内会使得CPI上升0.5%左右,明年下半年通胀将显著放缓,因此届时将是推出资源、能源价格改革的较好时机。

通胀长期化风险加大

平安证券孙方红预计,10月份的CPI涨幅已是高峰,第四季度以及明年CPI涨幅会减缓,今年11、12月份大约会在6%左右,2008年全年将上涨4.5%左右。

但申万证券研究所高级宏观分析师李慧勇指出,我国通胀长期化风险加大,形势不容乐观。他认为主要是四个因素的推动:一是消费的启动和国家对新增产能的限制,使得产品过剩的情况有所好转;二是过去几年产业整合带来的产业集中度提高,使得企业定价能力增强;三是流动性过剩尤其是M1的高速增长将最终体现在价格方面;四是原材料(包括农产品)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相当一部分要靠涨价来消化。

“这并不是说通货膨胀率一直会创新高,实际上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原因,我们预计年底通货膨胀率会回落到5%左右。”李慧勇表示,基本面的因素对CPI的推动作用将继续存在,这决定了明年的CPI涨幅仍将维持高位。而猪肉价格涨幅的回落以及基数的提高可能使得CPI涨幅回落,预计2008年通货膨胀率在4%左右,比今年回落0.7个百分点。

李慧勇同时指出,考虑到政府推进资源价格改革的决心,以及公用事业价格改革对CPI的直接和间接推动作用,明年CPI涨幅也存在超出预期的可能。(来源:上海证券报 编辑:肖亭)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