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报告: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或减轻中国通胀压力
[ 2007-08-25 08:47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尽管对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扩散效应有所担心,但高盛22日发表的一份评估美国经济放缓对中国影响的报告认为,目前中美之间经济发展业已脱钩,中国在持有次级债方面的直接损失可能较小。

并且,该报告认为,若因美国次级债危机等因素导致中国的外需放缓,这反而有助于中国缓解国内的紧缩政策预期,降低引发更果断调控措施的风险。

中国经济放缓可能性不大

在这份报告中,高盛经济学家梁红和乔虹认为,从经济发展速度、货币政策动向和汇率走势三者联合的经验表现看,在美国经济走软之际,中国经济完全有理由出现背离美国经济的走势。

虽然美国经济的放缓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增长减速,但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严重放缓的可能性不大。只要美国经济不陷入衰退,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就可能稳定在10%或更高的水平。

如果作较悲观估计,当美国经济出现硬着陆,且到2008年第四季度时实际GDP增长率降至零水平时,该报告预计,到2008年四季度,中国整体的经济增速仍将保持在9.5%左右。

就次级债的直接影响看,报告认为,同中国所持的外汇储备相比,中国持有的非机构按揭担保证券(MBS)是微不足道的。在严格的资本账户管理下,如果全球股市进一步走软,中国金融状况可能仅会出现程度有限的收缩。

消费品订单可能受冲击

由于中国对向美国出口的依赖性较强,中国经济受美国国内经济态势的影响较大。2001年美国高科技泡沫破裂后,中国实际出口增长率随之锐减了几乎30个百分点。

不过,两位经济学家分析说,当时国内需求正处于周期性非常疲软的阶段,现在中国经济则处于周期性强势。中国现在的出口远比那时要多元化。

由于本次次级债危机的影响很可能通过负财富效应在美国的消费品上表现出来,报告认为,如果圣诞节期间的零售额受到房地产市场疲软和未来几个月金融市场动荡的影响,对中国消费品的订单进一步收缩最早可能在2008年第一季度显现。纺织品、服装、鞋类和电子消费品等消费相关产品所受冲击最大。

2007年第二季度,中国的GDP增速达到了11.5%,7月CPI数据达到了5.6%,偏快的经济环境下,市场对紧缩政策预期强烈。

两位经济学家分析认为,美国和其他地区经济增长的放缓则可能有助于减轻中国的通胀压力,并促使决策者更加重视保持国内需求水平的必要性。

如果美国经济持续疲软,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有可能会更加倾向于谨慎的立场。在必要的情况下,稳健的财政状况为中国采取逆周期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目前,高盛仍维持对中国2007年和2008年GDP增长12.3%和10.9%的预测。

(编辑:王晶 来源:新华网)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