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过快”了吗?
[ 2007-07-30 08:38 ]

国际投行眼中的中国经济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GDP为106768亿元,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0.5个百分点。上半年CPI同比上涨3.2%,其中6月份CPI同比上涨4.4%。对此,外资投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加息或是调整利息税将成为政府抑制通胀等问题采取的主要手段。

巴黎百富勤证券:经济增长出现三个不可持续

法国巴黎百富勤证券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中国首席经济师陈兴动认为,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出现了三个不可持续:

一是目前的经济增长已经对环境和资源的供给造成了不可持续。环境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危机状态。

二是张力的不可持续。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各方面的张力有点太大了。比如存在很多矛盾现象,既有大量的就业问题,又有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有中国人民银行说不存在大量的流动性过剩,而在市场上流动性过剩又很泛滥等等。

三是中国对国际市场的倚赖程度太大。

高盛:央行将进一步紧缩货币政策

“从数据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势头表明未来面临着上行风险。无疑,央行将进一步紧缩货币政策(如采取加息等措施)”。高盛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表示。此外,她认为,如果贷款在2007年第三季度继续加速增长,央行可能加大旨在抑制放贷的行政措施的力度。

梁红指出,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涨幅达到4.4%,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猪肉等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这样的通货膨胀水平将推动实际利率进一步处于负值水平。

摩根大通:全年GDP提高至11.3%

在二季度GDP强劲增长11.9%之后,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表示,已将全年GDP预期增长率提高至11.3%。

龚方雄认为,在负利率背景下,预期近期将取消利息税。鉴于现有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06%,取消利率税相当于存款利率上调60个基点。在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大幅增长的推动下,预计近期贷款利率会上调27个基点。预期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上调50个基点。另外,管理层有可能在银行信贷和土地供应方面寻求以行政手段防止经济过热。

作为收紧货币的根本性工具,龚方雄预期人民币升值进程将加快,到今年年底,美元兑人民币有望达到1:7。

德意志银行:政策偏向紧缩

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指出,GDP加速增长主要反映在投资回报、消费,还有出口净额方面。而CPI指数从5月份的3.4%,到6月同比上涨4.4%,主要原因是猪肉和食用油价格有更多的增长,但这在预期中。

“根据6月的CPI数据,我们预期近期政府的操作将会是加息或降低利息税,另外,中国人民银行也很有可能通过2-3次或更多次调高准备金率”。马骏表示。(记者王红茹整理)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经济过热

经济过热是我国经济中的常见现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发生了四次。信贷型投资是经济过热的祸首,投资的快速增长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1、1983年-1985年

这次经济过热,其背景是商品供不应求的宏观环境。当时,经济增长刚刚开始,经济增长速度很快,是劳动生产力的一种示范,并没有太大的破坏性。1983年-1985年的3年间,投资增长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40%、41%和65%。

2、1988年-1988年,投资增长对GDP增长率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到53%。这次经济过热,其背景也是商品供不应求的宏观环境。

1988年,为了抑制严重的通货膨胀,我国在财政政策上采取了严厉的紧缩措施,通货膨胀率虽然明显下降,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国民经济连续两年萎靡不振,致使1989年和199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4.1%和3.8%。

3、 1993年-1996年

投资增长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39%、81%、46%和51%。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时,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以此为契机,我国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一举扭转了1989年和1990年经济低速增长的态势,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1993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在取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经过3年多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基本实现了“软着陆”,经济增速和通货膨胀都进入了中长期的合理区间。

4、2003年至今

2003年的经济过热,是由投资过热造成的。投资增长与地方政府的推动有一定关系,与银行资金的支持有关系。

持续到2007的经济过热,直接的表现是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1.9%,经济面临过热风险已是不争的事实。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12345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