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中国“入股”全球最大银行合并交易
[ 2007-07-24 10:55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直到不久以前,一家中国银行参与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银行业合并交易还是无法想象的。

但昨日,英国的巴克莱(Barclays)宣布,如果巴克莱和荷兰银行(ABN Amro)合并成功,那么中国政府旗下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Temasek)将联合出资185亿美元,购入合并后银行10.6%的股权。

如果交易失败,那么国开行和淡马锡仍将保有巴克莱合计5.2%的股权。

两年前,包括淡马锡在内的国际金融机构接连投资中国工商银行(ICBC)、中国银行(BoC)和中国建设银行(CCB)等机构,投资价格远远低于这些银行上市时的估值,激起了中国国内的激烈批评。

而就之前几年,如果说有谁会愿意投资于资不抵债的中国银行,也是不可想象的。当时,中国的银行背负着不良贷款和管理不善的沉重负担。

但5年来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巨额的投资流入和不断增长的庞大经常账户盈余,已经让中国和中国的银行拥有了充沛的现金。

“过去,我们看到中国购买自然资源和品牌商品,但一家中国银行成为金融领域一宗大型国际交易的债权人,这还是首次,”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日本以外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表示。“8年前,整个亚洲都渴望得到钱,但如今,它却渴望花钱。”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并非一家普通的银行。它不吸收存款,而是通过发行长期债券筹资,仅对中国政府批准的(大多是基础设施)项目发放贷款,运作方式类似世界银行(World Bank)或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

今年初,中国政府宣布有意将国开行和中国其它政策性银行转变为正常运作的商业金融机构。

上个月,中国国开行宣布,将设立一支50亿美元的中非发展基金(China Africa Development Fund),向在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提供廉价融资,尤其是在石油和矿产行业。

中国投资银行中金(CICC)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国开行入股巴克莱,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商业考虑,但此举也符合政府鼓励国内企业投资海外的策略。政府希望借此缓解人民币汇率压力,减少国内流动性。”

日益增长的巨额贸易顺差,对中国有管理的汇率构成了巨大升值压力。同时,在上月末,居全球首位的中国外汇储备突破了1.33万亿美元。

分析人士表示,现在判断国开行和淡马锡入股巴克莱的代价是否过高,还为时尚早。但最近的另一笔交易已在中国招致批评。

投资于美国私人股本公司黑石(Blackstone)的首次公开发行(IPO),迄今已经令新建的中国国家投资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出现3.74亿美元的账面亏损。中国国家投资公司是作为中国政府自己的主权投资公司而设立的,目的是管理中国部分的外汇储备。

然而,凭借至少还有1970亿美元的投资授权,这些短期亏损不会阻碍负责投资中国巨额财富的中国国家投资公司官员的脚步。几乎可以肯定,巴克莱和荷兰银行不会是最后两家有中国官员进入其董事会的国际银行。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雅米尔·安代利尼)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