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尽管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要等到本周四才会公布,不过,各项经济指标近期的强劲表现已经促使研究机构上调经济预期。清华大学昨天公布的研究报告预测,上半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2.74%的新高。
相比官方“偏快转向过热”的担忧,学界的看法更为乐观:目前经济运行依然在可控范围内“高位稳定”,而由肉价、粮价抬高的CPI增速将难以持久,目前政府需要做的,是通过加息或减免利息税新政来解决实际负利率状态。
主要经济指标再“提速”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昨天给出的预测显示,上半年经济增速将达12.74%,超出一季度11.1%一个多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经济提速与消费和外贸净出口大幅增加有关,显示出中国经济强劲的生产能力。”报告的负责人之一,清华大学袁钢明教授作出了如上的分析。
迅速拉升的不仅仅是上半年的GDP增速。在清华大学的报告中,备受关注的6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达到4.5%的新高,而上半年保持温和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将在下半年再次逐月提高,预计全年将达到33.6%。与此同时,M2(广义货币供应量)、货币信贷、工业增加值等指标也不同程度地出现加快趋势。
事实上,持“提速”看法的不只是清华大学一家。随着上半年宏观经济指标公布时刻的临近,国家信息中心、中国银行等不少研究机构近期纷纷调高了对中国经济数据的预期。
官方与学界判断出现分歧 不过,对于当前的经济温度,官方与学界的判断却出现了明显分歧。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曾明确表示,如果经济增长速度在11.1%的基础上继续加快,就有可能由偏快转向过热。而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马凯新闻)在本月4日也曾坦言,经济增长向过热发展的趋势没有得到抑制。
但对各项指标的再次提速,专家们昨天却表示出一致的乐观。袁钢明表示,“虽然中国经济增速处于高位,但是主要经济指标并没有过热,目前中国经济还处于健康水平。”
乐观的还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张立群,“目前固定资产投资保持温和增长,而增速较快的消费需求对经济过热没有产生实质性影响,中国宏观经济将保持高位稳定。”
取消利息税应先于加息 不少经济学家认为,下一步宏观政策应更关注短期与中长期发展的结合。而眼下谈论最多的,还是取消利息税与再次加息的问题。
“前几个月物价涨幅较大,主要原因是猪肉、食品等价格大幅上涨,但这种现象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中期看,我认为CPI肯定是往下走的。”经济学家王小广认为,一旦近期CPI再创新高,预示着目前利率偏低导致的实际负利率情况将进一步恶化,因此需要加息。
不过,相比于立即加息的建议,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李稻葵新闻,李稻葵说吧)更愿意将利息税新政出台放在首位,“与加息等会产生整体影响的货币政策相比,利息税的减征或者停征对解决问题更有针对性。”
晨报记者 邢飞 央行发行千亿定向票据 推高近期加息预期
晨报讯(记者李若愚)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的紧缩措施,释放出新的加息预期。央行于7月13日发布公告称,发行1010亿元3年期定向央行票据。
央行于7月11日发布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今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比去年同期增长17.06%,增长幅度比一季度末低0.21个百分点,比5月末高0.32个百分点。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指出,央行年初制定的全年M2的增幅为16%,6月末的数字高出了该目标。
央行的定向票据相当于向商业银行发行的债券,发得越多则银行用来发放贷款的资金就越少。上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2.54万亿元,已接近央行全年目标的85%。近年来,央行不定期地发行该项票据,以控制银行信贷投放的过快增长,并回笼金融市场的流动性。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交易中心分析员董德志撰写的研究报告称,虽然不能认定存在必然性,但定向票据发行似乎总是与加息纷至沓来,加息会明显地提高定向票据发行的成本,所以央行总是赶在加息之前完成发行工作。
历史数据显示:央行在2006年5月、6月和7月共发行了2500亿元定向票据,并在8月18日宣布加息;2007年3月9日,央行发行1010亿元定向票据,并于3月18日宣布加息;2007年5月11日,央行发行1010亿元定向票据,并于5月18日宣布加息。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上周发布的研究报告称,今年下半年央行可能加息1-2次,最快可能在7月份。赵锡军认为,是否需要加息,还需要等国家统计局本周公布宏观经济数字后再做判断。
(来源: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