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紧随科威特之后,叙利亚在6月4日宣布,将放弃本国货币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转为实施参考一篮子汇率制度。科威特和叙利亚的货币与美元脱钩,打乱了海湾六国在盯住美元制基础之上构建统一货币联盟的计划。更有评论认为,叙利亚和科威特的举动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美元抛售的狂潮。
经济利益超过了政治考量
根据两国央行的声明,之所以改变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是为了遏制美元贬值所引发的进口成本上升和通货膨胀压力。由于叙利亚和科威特本国货币并不能在国际范围内广泛使用,因此叙利亚和科威特必须通过出口石油获得的硬通货(例如美元或欧元)来购买外国商品,在美元贬值趋势下,以本币计算的进口商品的价格会上升,从而造成进口成本增加。此外,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将会带动国内总体商品价格的上升,从而引发通胀压力。两国央行之所以如此表态,是因为对美元中长期内的走势相当悲观。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叙利亚和科威特分别属于中东石油输出国的两大阵营。叙利亚在政治和军事问题上长年和美国、以色列唱对台戏,与伊朗等国同属美国政府的眼中钉。而科威特完全属于美国在中东地区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同盟。位于不同阵营的国家在同一时间作出相同选择,这说明在汇率制度的选择上,经济利益超过了政治考量。
美国是中东国家石油出国的最大市场,美元是国际石油交易的最重要计价货币,同时也是中东国家外汇储备的主要币种。因此,美元汇率的涨跌,直接会影响到石油输出国的出口收入和储备价值。如果我们回顾世界经济的历史,就不难发现,美元危机往往伴随着石油危机。正因为本国福利与美元汇率息息相关,在美元贬值可能带来潜在损失的前提下,政治立场相差悬殊的叙利亚和科威特做出了相同选择。可以预测,将会有更多的石油输出国放弃盯住美元制的汇率制度。
没有任何一个东亚国家愿意率先对美元升值
那么以上两国的举动是否会引发全球范围内抛售美元的狂潮呢?从美元汇率的未来趋势来看,的确存在这种可能。美国存在持续的经常账户赤字和财政赤字,国内房地产市场价格下挫的趋势并没有停止,美联储加息的周期已经结束,美国经济近年来缺乏令人耳目一新的亮点(例如1990年代下半期的IT企业),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经济可能在中期内硬着陆,甚至陷入一场衰退。为了缓解经济衰退的强度,美国政府将会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来压缩消费和财政开支,通过美元贬值来刺激产品出口等措施。相比之下,美元贬值是将经济调整的负担转移给顺差国来承担,从而将会成为美国政府优先选择的方式。因此美元汇率在中期内的贬值趋势是无可置疑的。
但是,放弃固定汇率制和本国汇率相对于美元升值,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以东亚国家为例,在1997-1998年的东亚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国家普遍放弃了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转而实施更具弹性的管理浮动汇率制或者盯住一篮子汇率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东亚国家货币与美元之间的双边汇率并没有因为汇率制度的改变而出现显著波动。也就是说,虽然东亚国家货币名义上与美元脱钩,事实上只是换汤不换药,实际上执行的仍然是盯住美元的制度。理由在于,美国依然是东亚国家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东亚国家之间的产品存在激烈的竞争,因此除非所有东亚国家实施本国货币相对于美元集体升值,没有任何一个东亚国家愿意率先对美元升值,从而将本国出口产品的美国市场拱手让于他人。
在这种投鼠忌器的情况下,东亚国家累积了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而这种储备的累积事实上成为了东亚国家的"人质",使得它们更不愿意让美元大幅贬值。因为一旦美元大幅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的价值将会大幅缩水。以中国为例,当前中国持有超过1.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假定其中70%是以美元计价的,那么一旦美元贬值10%,中国政府将会面临840亿美元的巨额损失。这种两难境地被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形容为"金融恐怖均衡"。以上分析同样适用于石油输出国。
很难出现顺差国大幅抛售美元的情况
最后,东亚国家和石油输出国持有的外汇储备并不仅仅是货币本身,绝大部分是投资于以外汇储备货币计价的金融资产。必须承认,目前美国金融市场依然是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最具深度和开放性的金融市场,该市场为全球外汇储备提供了理想的投资工具。而欧元区国家和日本的金融市场与美国相比尚有差距,而且从全球经济战略上来讲,欧元区国家和日本也不愿意向美国那样充分开放金融市场。换句话说,即使东亚国家和石油输出国减持美元,它们也没有足够的其他币种的金融工具可供投资,从而在收益率上将会遭受损失。
目前的世界经济依然是美国的天下。美国向全球提供了最大的商品出口市场、最大最深最开放的金融市场,美元依然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货币,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出现顺差国大幅抛售美元的情况,除非美国经济或者美国金融市场本身爆发一次深重的金融危机。请记住,全球货币体系的变迁往往是通过危机来推动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依然历历在目。
(来源:和讯网 作者:张明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