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今天富豪们的财富三级跳,本业经营得好固然是主因,但更重要的还是他们手中的股票及地产快速飙涨。依福布斯统计,拜去年股市、房市走强之赐,巴菲特资产狂增一百亿美元、盖茨也增六十亿美元,平均富豪们的总资产仅仅一年便上扬三成。
财富一年就暴增三成
据《工商时报》报道,1991年俄罗斯青年阿布拉莫维奇,穷到连汉堡都买不起,但凭着准确的眼光及政治智慧,挤身财阀亲信,其间以超低价买进俄罗斯航空及第五大石油的股票,不到十年资产旋逾百亿美元,跻身全球富第十六大富豪。
从这些有钱人致富的经验可以了解,富者的财富快速增长并非靠薪水、储蓄而得的,而是靠手上的股票、地产创造的,因此当我们衡量高所得者若没有考虑“资产所得”这一部分,所推估的富人所得必然是严重低估。
理财方式各有各喜好
这个世界每个人对财富的态度冷热有别,有人视富贵如浮云,有人视钱财如生命,不同的人生观衍生出不同的理财态度,不同的理财态度也就创造不同的资产配置。
依据1991年台湾官方公布的一份“国富调查”,可以发现随着家庭愈富有,金融资产所占的比率就愈高,台湾最富有的1%家庭,在其所持有的各式资产中金融资产便占47%(一般家庭仅26%),显示台湾的有钱人也和巴菲特一样是靠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迅速累积财富。
此外,有钱人之所以有钱,多半也是得力于房地产的投资,最富有的1%家庭资产中除47%以金融资产持有外,另有有50%是房地产型态持有。合计台湾最富的10%家庭拥有的全台34%的房地产,并且更拥有全台近四成的金融资产。但从可支配所得的角度计算,最有钱的10%家庭仅拥有全台23%所得,显示“财富不均”的情况,更甚于“所得不均”。
资产报酬致富较容易
不论是福布斯的调查或是台湾的国富调查,都说明有钱人之所以有钱,得自于劳动报酬者少,来自于资产报酬者多。
换言之,以劳动报酬(经常所得)的观点来推论一国的贫富差距,在1980年代中期以前还可以,但自80年代中期股市地产大涨后,即严重低估,因为最有钱的人,其所得的增加多来自股票、地产的买卖,不计入这一块资本所得,根本估不出真实的贫富差距。
国富调查虽是1191年的资料,但仍具参考作用,台湾政府曾在1994年续办此项调查,但最后由于推估方式有疑议并未公布,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财富集中的情况又更严重了,也就是前10%的富有家庭所拥有的金融资产、房地产已逾四成,五等分位的财富差距也由原16.8倍扩大至二十倍以上,至于在历经全球化洗牌后的今天,这倍数到底是扩大到三十倍?四十倍?已不得而知。
所得均等不过是假象
也许有人会说,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的成员在估计所得分配时都把所得限制在“经常所得”的范围,也皆未纳入“资产所得”,因此官方以同一标准所估得的所得分配应属无误。
这话虽不错,但各国国情不同,实不应一概而论,况且为探求真象,明知资产所得这一块未纳入将严重低估有钱人的所得,进而造成所得均等的假象,政府理当尽其所能的将资产所得纳入评估才是。
这些年来如美国最大能源公司恩隆等知名企业,虽由于作假帐美化数据得利于一时,惟不久真相揭露后旋即垮台。统计的目的在于让企业及政府了解自身的经济情况,而非用以文过饰非,今天明知资产所得不计入难以掌握贫富差距的真相,但主管机构却一再以消极心态推诿,以表象的所得均等自我催眠,这岂是政府花大笔预算办理调查的真正目的?
(来源:工商时报 编辑:信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