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料库>消费
  频道推荐> 哈马斯7日回复是否接受以色列长期停火协议 | 伊拉克女恐怖嫌犯落网 曾招募80余女人弹 | 辛普森因绑架罪等被判33年监禁 | 五角大楼明年计划招募千名外籍医护 |
套餐多漫游贵 信产部道道“金令”为何化冰难?

2007-05-07 09:00:28
我来说两句打印文章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今年以来,信息产业部、发展改革委等电信主管部门数次批评国内移动通信运营企业“套餐泛滥”的行业不正之风,明确要求降低以漫游费为代表的资费标准,让手机用户打得更欢、听得更畅。

尽管民心所向、政策所指,主管部门所期,但不管是减少套餐,还是降低漫游费的改革,都显得异常曲折。套餐多、漫游贵的移动通信顽疾究竟何时休?

信息产业部“金令”频传为何只催熟了“双改单”

“双向改单向”“异地漫游费”“手机套餐”,这些都是全国手机用户最关心的问题。4月27日,信息产业部、发展改革委在电信资费座谈会上明确表示将推进移动电话资费水平进一步降低。全面实现手机单向收费,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费,进一步清理套餐资费。

“双改单”从去年底开始,破冰之旅相对顺利。对于“漫游费”高昂、“套餐”泛滥问题,手机用户更为关注,而主管部门也不可谓用心不深。全国两会召开前,信息产业部公开批评国内部分电信企业资费方案过多过复杂,并要求电信企业要减少资费种类,简化资费结构。而4月27日的座谈会又被认为是官方首次从政策层面表态国内漫游费将下调。

信息产业部“金令”频传,只有“双改单”路线明朗化,而漫游费下降的还是扭扭捏捏,套餐还是杂乱无章,究竟是什么让这些问题不能一揽子解决?

恐怕关键还是利益问题,有电信专家早就提醒,“双改单”不等于资费下调,必须关注到,实现单向收费的电信业务,其主叫费用也提高了,综合来看,未必比一些“免费接听”的套餐实际资费优惠。

很明显,“双改单”可能让运营企业利益损失最小,老百姓在意手机姓“单”还是姓“双”的时候,未必注意到是否真的便宜,而手机套餐也是变相不降价的“良方”,而坚守漫游费,逐利目的就更明显了。

套餐不瘦身,用户吃不消

如今有些省份,各类手机套餐达上千种,这种电信套餐迷阵隐藏着无数猫腻,变相不降价、明降暗升、价格欺诈大多都是从各种套餐里滋生出来的。

在网上,手机套餐和各种运营商提供的带有价格欺诈的业务已成为网民最痛恨的。而且用户相对于运营商来说,处于明显弱势地位,吃了亏也很难申诉。

各种套餐“套”住用户的手段层出不穷,常见的就有:“消费额度”套,即规定每月必须消费的金额,往往用户为了得一点通话资费优惠,不得不强制高消费;“在网n年”套,即在签订套餐的时候,规定了在网年限,就算不再使用,也必须缴费到合约期结束,用户真正被“套”牢;“预存话费”套,就是用户选择套餐后,每月必须按规定金额预存话费,才能享受优惠,一旦忘记存钱,就会转成奇贵无比的无套餐用户;“先存后赠”套,就是先让用户存上一笔数额很大的费用,才可以获得一定的赠送额度,但其实运营商在此过程中,大量占用用户现金。

套餐泛滥的同时,运营商还会虚假宣传,夸大套餐的优惠,或通过玩弄概念,使“羊毛出在羊身上”;或通过暗中塞入一些用户不需要的业务,实现额外收费。

尽管信息产业部多次要求移动通信运营企业进一步清理套餐资费,简化套餐形式,提高透明度。但各地清理套餐的热情并不高涨,甚至还有些借着变相降低漫游费、长途费等推出新套餐。

如此套餐不肯“瘦身”,消费难以透明,用户头晕目眩之余,只会增加对运营企业的不信任,和谐消费无从谈起。

“零成本”漫游费,何时让人安心慢慢游

五一黄金周,全国1.5亿人次出行,又有多少部手机在漫游?

“怕出差,一半是怕手机漫游,就一个字——贵。”在上海一家投资银行工作的路文昌说:“因为工作性质,我们经常要出差。手机不管打还是接,一分钟都要多加6角钱,出差一个月手机费就会有上千元,大多都是漫游费、长途费。”

北京邮电大学阚凯力教授早就指出,移动电话异地漫游成本几乎为零,一部手机一年漫游成本也就是一分钱。而通过大西洋海底光缆打国际长途电话,成本还不到每分钟人民币0.1分,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但即便如此,“漫游费”价格有所松动的也仅广州、深圳、北京、南京等少数地方,而且几乎都是有条件的“定向”漫游费减免。

记者拨打了移动客户服务热线了解到,和其他地方一样,上海也只有“专为商务人士度身定做的”一款“全球通商旅计划58套餐”有漫游费的优惠措施。根本不可能惠及大多数用户。 有业内人士称,“零成本”的漫游费虚高情况,最能体现目前国内电信业“竞争对手”转成“价格盟友”的问题,包括长途费、漫游费的价格水分多年都挤不出来,可见电信企业在暴利驱动下对主管部门一些指导性政策的漠视。要让这些明显暴利的价格坚冰消融,必须引入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一家独大,几家垄断,很难破除行业暴利问题。

(新华网上海5月6日电 记者陆文军)

环球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环球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环球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