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讲--272个单词让美国"重生"

2013-12-04 10:14:58 来源:新华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讲--272个单词让美国

  描绘葛底斯堡演说的绘画作品

  150年前,林肯在葛底斯堡的一席演讲言简意赅,却极大地抚慰了这个被内战撕裂的国家。至今,这场演讲前后的一个个历史瞬间,依然被公众津津乐道。

  11月19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小镇葛底斯堡人头攒动,官员、学者接二连三地登台发言,纪念亚伯拉罕·林肯一个半世纪前的那次著名演讲。人们不辞舟车劳顿,汇聚于此,希望共同回忆起那历史性的时刻,一时间,镇上的喧闹仿佛要超过150年前的同一天。

  人们相信,林肯的葛底斯堡讲话,帮助在内战中迷失自我的美国找到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旗帜,宣示“民有、民治、民享”的美国政府重获新生。

  林肯曾提到:“世界既不会注意,也不会长久地记得我们今天在这里说过的话。”事实证明,这只是他的谦逊——只有272个英文单词的讲话稿,作为美国历史转折的宣言出现在教科书中,烙印在林肯纪念堂的墙壁上,还作为全球最伟大的演讲之一,传颂至今。

  美国内战的转折之地

  1863年7月1日,林肯紧张地在白宫里踱步。一连几天,得悉北方盟军与南方联邦的军队在葛底斯堡周围相持不下,不安和沮丧笼罩着他高大而瘦削的身形——如果北军在此役中稍有闪失,林肯可能成为已经存在了87年的美利坚合众国的最后一任领导人。

  终于,陆军部传来了捷报,很快,白宫又收到了密西西比州维科斯堡大捷的消息。林肯异常激动,整个华盛顿也陷入狂喜和庆祝的气氛中。兴奋之余,总统开始思考如何让被战争撕裂的国家重新团结一致。葛底斯堡演讲稿的雏形,在他心中逐渐清晰起来。

  内战进行到最惨烈的阶段时,美国“真有可能从地球上消失”。历史学家麦克弗森告诉《洛杉矶时报》,“葛底斯堡打开了美国命运的铰链,使美国为了自由的使命重生”。

  葛底斯堡战役是美国内战的转折点,但代价十分惨重。3天之内,超过7000名士兵死亡,受伤和失踪的人数接近5万。惟一令人感到些许慰藉的是,小镇上的居民只有1人在交战中丧生,另有一名厨娘在烤面包时被子弹误伤。战斗结束后,当地人忙着埋葬阵亡军人遗骸,而在检察官大卫·威尔斯推动下,宾州政府出钱购买了17英亩的土地,为逝者建立墓园和纪念碑。林肯的葛底斯堡之行,主要目的就是为纪念碑揭幕。

  弹丸小镇上群贤毕至

  林肯到达葛底斯堡时,他仍然为早逝的儿子威利穿着黑色的丧服。他的另一个儿子泰得则重病在床。第一夫人玛丽·陶德因为丈夫在这种时候外出而一度变得歇斯底里,但林肯拒绝了妻子的挽留,于11月18日准时抵达葛底斯堡,在威尔斯的宅邸下榻。

  彼时的小镇尚未从战后的忙碌中解脱。4个月过去了,当地居民依然忙着治疗伤员,接待死伤者家属,重修被流弹破坏的房屋。镇上找不到哪怕一张空床,所有旅馆、餐馆甚至民居中挤满了等待参加墓园揭幕仪式的人。就连威尔斯靠近城市广场的大宅,也住进了30多位贵客。若不是宾州州长的火车误点,前国务卿爱德华·艾弗雷特恐怕得和前者睡在一张床上。他在日记中写道,“想到州长将和我睡在一起,我就感到紧张,凌晨一点才入梦。”他女儿和另两位女眷挤在一张小床上,因不堪重负,那张床到半夜便碎成了两截。

  即便被安置在单独一间屋里,林肯仍然能够感受到战争的气息。和当地很多教堂、谷仓和大宅一样,这个房间曾被作为临时医院救治伤员,林肯吃晚饭的餐厅在4个月前还躺着鲜血淋漓的士兵。他推开窗户,就可能嗅到腐烂的马肉的气息——战役结束后,人们忙着照顾伤患,不得不让5000多匹死伤的马躺在原地几个星期,在夏天的炎热空气中,这些马腐烂膨胀,饥饿的苍蝇和蛆一拥而上,与马肉一起成为老鼠和野狗的美餐。战场距离小镇只有5里路,久久不肯散去的恶臭似乎提醒居民们,死神的脚步声还未彻底远去。

  正是在这间屋子里,林肯对演讲稿进行了最后的修改。

  公众用热情将总统包围

  葛底斯堡很少在一天内涌入这么多人。晚饭过后,成群结队的来访者聚集在街道上,军乐队和拥护政府的民众组成合唱团,歌声从四面八方传来。人们的热情空前高涨,很快,慷慨激昂的演讲开始在街头巷尾弥散——彼时,演讲是一种公共娱乐。人们盼望着“大人物”们提前登台亮相,总统当然是首选。《大西洋月刊》称,民众聚集在威尔斯的宅子门口,持之以恒地呼吁总统露面。身为严谨的演说家,林肯很少即兴发言。他在民众面前露了个脸,但只用了不足两分钟解释自己无法即兴发言,便回到了屋子里。

  “我出现在你们面前,亲爱的市民们,只是为了感谢你们的厚爱。”“作为总统,不说蠢话是很重要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说话。”

  听众多少有些失望,但他们知道,第二天,林肯一定会将“亏欠”的演讲如约补上。

  19日清晨,林肯首先走访了葛底斯堡战役的战场。回到小镇后,“他一路上带着谦和的笑容,向所有从窗子和门口向他打招呼的男女老少鞠躬致意。”

  本杰明·弗兰奇是当天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他在日记中写道,“掌声的飓风追随着总统在葛底斯堡的每一个动作。任何一个像我一样目睹耳闻这一切的人都会明白,他活在每个人的心中。居民对他的欢迎来自心底真实的爱,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个诚实、真诚的人,这是大家自发地表达对他们的总统的信心。”

  正牌主讲者遭后世遗忘

  经常为后世的人们忽略的一点是,11月19日的仪式上,林肯并非事先安排好的主角。

  爱德华·艾弗雷特才是当天的主讲者,11月19日的日期,原本也是按照他的意思确定的。据记载,这位前马萨诸塞州州长兼前国务卿发表了两个多小时的长篇大论,讲稿长达13607个字,且全部脱稿。有那么一段时间,他是整个演讲现场惟一的焦点人物。

  然而,林肯持续仅两分钟的发言结束后,艾弗雷特说过的内容迅速被遗忘。时隔多年,大多数人都以为,林肯是1863年11月19日惟一的演讲者。

  揭幕仪式次日,两人以信函方式交流了彼此的感受。艾弗雷特称,“如果我在两小时的演讲中传达的精神,能够像您两分钟的演说那样精辟,我就感到十分满足了。”林肯的回复同样很有绅士风度,“依昨天的情况,您进行简短的演讲和我发表长篇大论都是不妥当的。得知你不认为我昨天的演讲是个彻底的失败,我很高兴。”

  林肯当然不会认为自己的演讲是失败的,这些话已在他脑海中盘旋多时。葛底斯堡战役刚结束不久,发言大纲已逐步成形,离开白宫前,他完成了讲稿的大半。“用短短272个字,他将每个人心中所想,应该知道的东西表达了出来。”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海瑟说。

  仅有的五份讲稿成为国宝

  2013年11月19日,在离葛底斯堡几百英里外的地方,纽约州康奈尔大学将林肯手写的一份葛底斯堡演说稿公开展览。

  世间一共留存着五份葛底斯堡讲稿,全部出自林肯之手,两份是他在演讲前所写,3份是演讲后,林肯应朋友要求誊录出来赠送他人的。康奈尔大学保管着其中一份。“没什么比亲眼看到林肯的演讲稿更让人激动。”工作人员米歇尔·哈密勒对《洛杉矶时报》说。

  1863年暮秋,林肯结束演讲后,媒体的反应褒贬不一。《芝加哥时报》称,在场的观众应该因为林肯讲话的“愚蠢、平淡、呆板而羞愧得面部扭曲”。《芝加哥每日论坛报》则认为那是一个令人骄傲的时刻,“总统关于奉献的致辞将载入人类的史册”。就在演讲的两个星期前,这份报纸还在质疑林肯的人品,并且给他的竞选连任泼冷水。

  舆论的反应有好有坏,但民众对有林肯签名的讲稿副本的热情,透露出他们对演讲内容和总统本人的双重拥护。

  1864年2月,历史学家乔治·班克劳福拜访白宫时,向林肯索要葛底斯堡演讲的手稿,希望能将其大量出版、销售,所得的收入可以为受伤士兵提供补助。

  林肯很快寄给班克劳福一份手稿。兴许是为了节约用纸,林肯将讲稿写在了一张纸的正反两面。鉴于当时的技术不支持双面印刷,班克劳福不得不又一次致信华盛顿索要讲稿。那份没有派上用场的单页纸则成了班克劳福家族的私人收藏,代代相传。班克劳福的孙子是康奈尔大学的教授,在大萧条时期,由于亟需用钱,他将这份珍贵的藏品卖给了一位纽约商人,后者费尽心力保存手稿,直到在1949年将其作为礼物,赠给了康奈尔大学。

  尽管数量稀少,葛底斯堡讲话的五份手稿都完好地保存于世。康奈尔大学这份存放在特制的保险柜中,防火、防水、防日晒。用哈密勒的话说,所有收藏者都在全心全意地保护这份珍贵的纪念,因为它不仅是林肯的手迹,也是历史的浓缩。

  11月19日的纪念活动上,宾夕法尼亚州州长汤姆考波特表示,“林肯希望通过定义一个理想的国家,来治愈战争给美国带来的创伤。”他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也指出,林肯的演讲语言精美,信仰坚定,“他把心里话写在纸上,也印在了我们心上”。

  葛底斯堡演讲全文

  八十七年前,我们的国父们在这块土地上创建一个新的国家,乃基于对自由的坚信,并致力于所有人皆生而平等的信念。

  当下吾等被卷入一场伟大的内战,以考验是否此国度,或任何肇基于和奉献于斯者,可永垂不朽。吾等现相逢于此战中一处浩大战场。而吾等将奉献此战场之部分,作为这群交付彼者生命让那国度勉能生存的人们最后安息之处。此乃全然妥切且适当而为吾人应行之举。

  但,于更大意义之上,吾等无法致力、无法奉上、无法成就此土之圣。这群勇者,无论生死,曾于斯奋战到底,早已使其神圣,而远超过吾人卑微之力所能增减。这世间不曾丝毫留意,也不长久记得吾等于斯所言,但永不忘怀彼人于此所为。吾等生者,理应当然,献身于此辈鞠躬尽瘁之未完大业。吾等在此责无旁贷献身于眼前之伟大使命:自光荣的亡者之处吾人肩起其终极之奉献—吾等在此答应亡者之死当非徒然—此国度,于神佑之下,当享有自由之新生—民有、民治、民享之政府当免于凋零。

  (来源:新华网 编辑:党超峰)

 


编辑:党超峰 标签: 林肯葛底斯堡演说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