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美国研究称蟑螂为防诱饵飞速进化 已戒掉甜食

2013-05-24 17:37:29来源:环球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你还在为自己太爱吃甜食、管不住嘴而苦恼吗?给自己树立一个最好的榜样吧。据美国“侨报网”5月23日称,蟑螂因为“甜食总是意味着毒药”的经验,成功改变了自己的口味。也许爱吃甜的人类下次忍不住把手伸向糖果盒的时候,也要试着向蟑螂学习一下。

报道称,人类跟蟑螂的斗争可能是史上最为旷日持久的战争,不管人类怎么试图消灭这种顽强的小虫子,都没法让它们彻底从地球上消失。数十年来我们对付蟑螂的惯用招数是拿诱饵拌上毒药让它们上钩。

但20世纪80年代,在佛罗里达州一户住宅的厨房内却发生了怪事:一种灭虫药失灵,蟑螂的数量依然在不断增加。一头雾水的研究员们用了各种方法,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蟑螂们居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不可思议的变化,它们改掉了自己对甜食的爱好,玉米糖浆对它们完全没有了吸引力,因此糖浆拌的毒药也就危害不到它们了。

这种演化仅仅花了蟑螂们五年的时间,这按照蟑螂的“辈分”来计算,差不多是繁殖了25代。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五年简直是短暂得太微不足道了,但蟑螂种群的口味已经完全改变,以至于甜食诱饵完全不管用了。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昆虫学家、佛罗里达厨房实验甜食诱饵的发明者之一希尔维曼(Jules Silverman)表示,蟑螂的适应性极强,而且在这场“军备竞赛”中表现卓越。

蟑螂表现卓越的秘密,就是大脑中负责发送食物信号的神经元。对普通蟑螂来说,葡萄糖能触发神经元告诉大脑“嘿,有好吃的”。但对于那些变异蟑螂,尽管一些神经元仍然告诉大脑“嘿,有好吃的”,但又有另外一些神经元会警告大脑“呸,可难吃了”,而且后者的影响力比前者大,大脑会选择相信这些说“呸”的神经元。

神奇的是这种变异并不只出现在佛罗里达州。研究者在南加州、辛辛那提、印第安纳、波多黎各、德国、韩国和俄罗斯都发现不同品种的蟑螂有厌恶甜食的习性。不过,根据研究员们的说法,只要诱饵中去掉葡萄糖成分,蟑螂们还是会去吃的。此外在他们从不同地区采集的19个品种中,也只有7种蟑螂能抵抗甜食的诱惑。说不定有一天,致力于研究蟑螂食谱的科学家们能找到一种所有蟑螂都无法抗拒的诱饵配方。

(来源:环球网 编辑:欧叶)

相关报道


编辑:中文国际实习3标签: 蟑螂 甜食 美国研究 诱饵 神经元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