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一项有关鸟的信息素的研究,使科学界不得不重新审视飞禽的奥秘。此前科学界普遍认为鸟类视觉和听觉发达,而嗅觉极度退化,相应的调节鸟类社会行为的通讯主要依靠视觉和听觉信号,而不是化学信号。近日,由《化学感觉》在线发表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建旭课题组论文却“充分证明鸟类有和哺乳动物类似的嗅觉能力”。
该课题组首次通过对模式鸟——虎皮鹦鹉的研究,证明了鸟类的身体气味可以用于嗅觉的性识别或性吸引。鸟类传达气味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尾脂腺——多数鸟类具有的最重要的外泌腺,分泌了活性小分子成分——性信息素。在虎皮鹦鹉中,尾脂腺分泌的十八醇、十九醇和二十醇的比率在雄鸟中显著高于雌鸟,并对雌鸟有明显的吸引作用,组成了雄性信息素。鸟类通过梳理羽毛的行为,将这些活性小分子成分涂抹到羽毛表面之后进行传递,引起身体气味的活性。这也颠覆了以往认为尾脂腺在鸟类中主要起到羽毛防水和折射不同波长光的作用。
该论文的一位审稿人指出:鸟的信息素的使用一定要谨慎,不过张建旭课题组的工作确实证明这3个成分组成鸟的信息素。这一发现或可为从嗅觉研究鸟类社会行为以及生殖的成因奠定基础。
据悉,性信息素是进行两性生活的动物为互相识别而释放出的物质,通过此种物质可使雌雄接近,并导致交尾。一般多是被动的雌性分泌散发性信息素,诱引主动的雄性产生性兴奋,但也有由雄性分泌的种类。信息素的鉴定必须包括化学分析和生物测定两个方面。第一个动物信息素的鉴定是1959年由德国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布特南特从家蚕蛾中鉴定出的雌性信息素。此后,大量的昆虫性信息素得到鉴定。其他动物类群,尤其脊椎动物的信息素研究相对薄弱。
尽管如此,除了鸟以外的其他动物类群,都已证明存在嗅觉的化学通讯和性信息素。最近若干年鸟类的化学通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法国学者Pageat在2005年曾申报了一个有关鸡的信息素(appeasing pheromone)的专利,但这不是一个经过同行专家评审的科学研究结果,并未被学术界普遍接受。直到去年,国外的鸟类学家发表文章还认为鸟类无嗅觉的性识别。
张建旭课题组此前已对脊椎动物的性信息素方面作过许多研究,自2007年3月份开始,他们将兴趣聚焦到鸟类。“第一次测试后就促使我们继续做下去,因为测试鸟表现出明显的喜欢异性气味。”张建旭对《科学时报》记者说。但研究很快就遇到了障碍,研究人员的跟进测试却重复不了首次的结果。“室内容易测,鸟在设备里呆一会儿后就比较自如了,因此化学测定是成功的,但行为测定不成功”。
2008年春,研究人员启用100来只鹦鹉作测试,他们开始严格养鸟,采用雌雄成群混养的方式,并且在每次作试验的前一天,都把雌雄鸟分开,然后再测试,这样的效果会更明显。最终,研究人员利用传统的双向选择和GC-MS分析方法,证明鸟类确实存在“性信息素的通讯”或“化学感觉”。
不过,张建旭表示:“这一发现在雄性鸟更为明显,我们还不知道雌性鸟以什么方法来吸引雄性。肯定有,但我们还需要找到更好的方法。如果条件许可,这是我们下一步要考虑做的。”
(来源: 《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