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奇观|科学探索|历史揭秘|劲爆丑闻|名人轶事|
  精彩推荐 3.15:曝光地下火锅底料加工 让人触目惊心!|“最胖妈”欲两年内成“最胖女” 胡吃增肥|泰国总理拒解散下院 “红衫军”要血洒总理府|
向海洋“施铁肥”危及生物 应对气候变暖良方变毒方
2010-03-16 14:27:37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据英国媒体3月16日报道,向海洋中释放铁元素促进海藻生长以吸收温室气体曾被视为一剂调节气候变化的良方,但科学家指出,海藻受海洋中铁含量增加的刺激大量繁殖,从而产生更多神经毒素,对海洋哺乳动物和鸟类造成严重危害。

这种神经毒素名为软骨藻酸,产生于伪菱形藻属的海藻体内。海洋中的鱼类在食用这种海藻后会在体内沉积这种神经毒素,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和海鸟在食用鱼类后就会中毒,但鱼类本身并不受此影响。最近的实验证明,在铁和铜的刺激下,这种制造神经毒素的藻类比其他藻类生长得更加茂盛,而且制造出来的毒素也更多。

据报道,希区柯克的著名电影《鸟》中的原型——196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的海鸟袭人事件——很可能就是这种神经毒素造成的。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一系列人类服用贝类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科学家才发现这种毒素。研究人员称软骨藻酸中毒事件已经越来越多,自1998年起,美国西海岸就会定期发生大批海狮中毒、甚至死亡的情况。

更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去年科学家们进行的向海洋中“施铁肥”促进海藻生长以吸收二氧化碳的“Lohafex”计划最终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尽管科学家们在南极附近海域中倾倒了6吨“铁肥”,海洋对二氧化碳的“胃口”也没有增加。专门研究铁与软骨藻酸关系的科学家柯克兰认为,即便向海洋中“施铁肥”的目的在于阻止气候变暖,也不能忽略这项实验对海洋生物造成的影响。

(来源:中国日报网 于盟 编辑:婧远)


(来源:)

新闻热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视觉
博客
难得一见:孟加拉乡村
孟加拉城市人口异常拥挤,基础建设也显得薄弱,而广大的农村地区,则呈现一派田园风光。 >> 详细

论坛
最后的乌托邦探秘
历史上有许多回,当外界以为已经把摩门教的一夫多妻制打垮的时候,却发现它又重新焕发活力。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